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前的访问控制模型都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去保护资源,在进行权限的控制时没有考虑执行的上下文环境.然而,随着数据库、网络和分布式计算的发展,组织任务进一步自动化,与服务相关的信息进一步计算机化,这促使人们将安全问题方面的注意力从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中静态的主体和客体保护,转移到随着任务的执行而进行动态授权的保护上.介绍了一种称为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TBAC(task-based access control)的访问控制机制.它从工作流中的任务角度建模,可以依据任务和任务状态的不同,对权限进行动态管理.TBAC非常适合分布式计算和多点访问控制的信息处理控制以及在工作流、分布式处理和事务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制定.介绍了TBAC的基本概念,对其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和分析.可以预见,TBAC将在办公及商业等多种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基于带变异算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约束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该文研究二维带平衡及不干涉约束的圆集在圆容器内的布局优化问题(如卫星舱布局),属于NP-Hard问题,难于求解.文章提出了带变异算子的PSO算法(PSO with Mutation Operator),在算法搜索的后期引入变异算子,使算法摆脱后期易于陷入局部极优点的束缚,同时又保持前期搜索速度快的特性.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约束布局问题,建立了此类问题的粒子群算法,并进行了3个算例(其中一个为已知最优解的算例)的数值计算,验证了带变异算子PSO算法在约束布局问题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带变异算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0
针对PSO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点,该文提出了带变异算子的PSO算法。在算法搜索的后期引入变异算子,使算法摆脱后期易于陷入局部极优点的束缚,同时又保持前期搜索速度快的特性。通过对三个多峰的测试函数和一个问题空间为非凸集的实例所做的对比实验,表明改进的PSO算法增强了全局搜索能力,搜索成功率得到大大提高,克服了基本PSO易于收敛到局部最优点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网格计算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网格计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旨在使互联网上所有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实现全面共享与协同工作,使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为用户提供“即连即用”式的服务。论文不仅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特点、起源、研究现状及当前几个典型的系统,而且从网格计算即异构网格结点在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动态协同工作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了网格计算的体系结构、资源管理、任务管理、通信技术、安全机制、用户界面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XML数据库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XML正在成为Internet上数据描述和交换的标准,它将代替HTML而成为Web上存放数据的主要格式。XML及其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已广为接受和使用,为XML成为数据库奠定了基础。文章针对XML数据库研究的现状,介绍了XM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并对其应用领域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属性证书交换是一种在不同安全域里共享资源或进行商业事务交易的陌生人之间建立双方信任关系的重要手段.自动信任协商则通过使用访问控制策略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规范敏感证书的交换,从而保护了用户的敏感证书信息、敏感访问控制策略与个人隐私,以及提高协商效率和协商成功率.对自动信任协商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调研,对该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归类及介绍.在认真分析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自动信任协商的不足,并指出了自动信任协商继续发展应遵守的原则以及自动信任协商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SVG的实时数据动态发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SVG是由W3C组织开发的一种开放标准的文本式矢量图形描述语言。本文将SVG与数据发布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基于SVG的实时数据动态发布模型,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剖析。实例证实、所用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表现,优于各种传统技术,扩展了SVG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数据发布提供了一个先进的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异构分布式系统的实时容错调度算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前文献中研究的实时容错调度算法都是基于同构分布式系统,系统中的所有处理机完全相同。该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异构分布式系统实时容错调度模型,异构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处理机均不相同。基于该异构分布式系统模型,该文引入了可靠性代价(reliability cost)概念,并提出两种静态实时容错调度算法(RTFTNO和RTFTRC)用于调度周期性实时容错任务。算法RTFTRC在调度任务时,尽量使系统的可靠性代价最小;而算法RTFTNO在调度实时任务时,没有考虑系统的可靠性代价。该文详细讨论了两种调度算法的性能。性能模拟实验分别比较了两个算法的可靠性代价,超时比率和可调度性;并研究了任务的计算时间与可靠性代价的关系以及调度长度阈值与最小处理机个数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算法RTFTRC的性能优于算法RTFTNO。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