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8篇 |
免费 | 29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20篇 |
化学工业 | 2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武器工业 | 18篇 |
无线电 | 59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1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4篇 |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153篇 |
2022年 | 120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拒止环境中多导弹系统易受到恶意干扰而导致弹间链路可用性和传输时效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策略(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MADDPG)的多弹协同抗干扰算法。以多导弹系统的功耗和数据传输时延为约束,建立去中心化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Decentralized Partially Observable Markov Decision Process,Dec-POMDP),所有节点共享一个全局的收益函数。算法采取集中式训练、分布式执行框架,在训练过程中每一个智能体的Critic网络都会收集所有智能体的状态和动作信息;在执行阶段,只由每个智能体的Actor网络根据局部信息做出决策。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中继转发优先策略和直接转发优先策略,所提算法使导弹智能体能够根据部分可观测状态信息自适应地进行功率分配决策,从而有效提升分布式多导弹系统的协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2.
3.
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人类对人脑系统研究的日渐深入,类脑计算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希望在根源上打破传统计算机的性能瓶颈.神经突触是对人体脑部进行记忆能力训练和处理数据的重要基础单元,因此开发新材料、新结构,研究基于新型人造材料与光电子器件的神经突触可塑性,对神经形态器件研究和类脑硬件设计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冯·诺依曼架构”的主要性能瓶颈,引出类脑计算的概念,提出神经形态器件的主要性能优势,并梳理神经形态器件发展历史;然后在忆阻器领域,阐述与分析忆阻类型、忆阻结构与忆阻机理,比较出几种忆阻器的特性,举例说明忆阻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接着以神经形态器件为基础,选取磁性隧道结、新型浮栅管和铁电晶体管,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与应用;最后总结目前神经形态器件发展的成果和方向,并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6.
7.
8.
《电子技术应用》2022,(7):131-139
为实现空基下视红外目标的快速高精度识别,提出了一种单阶段的空基下视多角度红外目标识别算法。首先使用Darknet-53结合SPP模块对红外目标进行特征提取,使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融合,提高特征图表达能力,最后借鉴RetinaNet中的Focal loss锁定目标的检测框,同时得出目标类型及检测精度。针对现有数据集多为平视,且视角单一的缺陷,使用复合翼无人机分别从不同高度和角度采集红外图像,构建多尺度下视红外目标数据集,在PyTorch架构上实现并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提算法对分辨率为640×512的下视红外图像中目标识别的mAP达到91.74%,识别速度为33 f/s,满足空基平台前端的在线识别需求,且在公开红外船舶数据集上也具有较好的识别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为后续用于复合翼无人机上的多尺度目标实时识别提供了理论技术。 相似文献
9.
孤岛微电网中高比例非线性负荷的接入带来大量的谐波电流,所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容量差异和线路阻抗差异,导致谐波电流不能均分。这里提出一种二维度自适应虚拟阻抗重构方法,逆变器根据其谐波视在功率,从电感分量和电阻分量两个维度将逆变器等效谐波阻抗自适应重构为阻感性,以匹配线路阻抗的阻感性分量,且能自适应实现谐波电流均分,并兼顾公共连接点电压质量,所提方法无需检测线路阻抗信息,能够自适应实现谐波电流均分。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卷积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域求解的重要工具.图解法是卷积计算的一类重要方法,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图解法步骤中\"翻转\"与卷积的物理含义存在形式上的不统一,容易使学生混淆.讲授时针对性设计卷积计算例题,说明图解法计算过程与卷积物理含义中的延时—加权—叠加一致,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卷积运算与信号分解、响应合成思想的联系,实现理论与应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