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5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46篇
  2025年   34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拒止环境中多导弹系统易受到恶意干扰而导致弹间链路可用性和传输时效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策略(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MADDPG)的多弹协同抗干扰算法。以多导弹系统的功耗和数据传输时延为约束,建立去中心化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Decentralized Partially Observable Markov Decision Process,Dec-POMDP),所有节点共享一个全局的收益函数。算法采取集中式训练、分布式执行框架,在训练过程中每一个智能体的Critic网络都会收集所有智能体的状态和动作信息;在执行阶段,只由每个智能体的Actor网络根据局部信息做出决策。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中继转发优先策略和直接转发优先策略,所提算法使导弹智能体能够根据部分可观测状态信息自适应地进行功率分配决策,从而有效提升分布式多导弹系统的协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2.
雨雾恶劣天气条件下,无人机获取的图像细节丢失严重,直接对降质图像进行目标检测会导致目标的漏检和错检.先去雾后检测的方法对薄雾天气条件下无人机图像的目标检测性能提升显著,但无法解决目标检测模型过度依靠图像中目标物纹理和表面信息分类的问题,浓雾天气条件下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通过风格迁移的无人机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在保持...  相似文献   
3.
文中提出一种LS信道估计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MC-CDMA中闲置的虚载波对信道噪声功率进行估计,通过将LS信道估计的时域响应限制在循环前缀长度内,并进一步利用信道噪声功率估计值,设置门限值忽略LS信道时域响应在循环前缀长度内的噪声分量和无效径响应。文中的算法运算量小,信道估计精度高,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人类对人脑系统研究的日渐深入,类脑计算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希望在根源上打破传统计算机的性能瓶颈.神经突触是对人体脑部进行记忆能力训练和处理数据的重要基础单元,因此开发新材料、新结构,研究基于新型人造材料与光电子器件的神经突触可塑性,对神经形态器件研究和类脑硬件设计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冯·诺依曼架构”的主要性能瓶颈,引出类脑计算的概念,提出神经形态器件的主要性能优势,并梳理神经形态器件发展历史;然后在忆阻器领域,阐述与分析忆阻类型、忆阻结构与忆阻机理,比较出几种忆阻器的特性,举例说明忆阻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接着以神经形态器件为基础,选取磁性隧道结、新型浮栅管和铁电晶体管,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与应用;最后总结目前神经形态器件发展的成果和方向,并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数控延迟单元电路结构,详细分析了这些电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其中一种电路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改进了电路结构,规范了电路设计的具体步骤,并通过大量的电路模拟,印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此延迟单元为核心,在SMIC 0.13μm工艺下,设计实现了一款数控高频振荡器.该振荡器的频率范围高达700 MHz,最高稳定输出频率可达到1 GHz.由于采用全数字实现方式,其功耗最大值不到0.7 mW,版图面积只有26μm×36μm.该电路已成功应用于一个锁相环电路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5):523-529
稀疏码分多址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备选方案之一,具有优异的过载传输特性。在构造稀疏码分多址的码本过程中,涉及星座旋转、多维映射及稀疏扩频等技术。受到物理层安全通信的启发,考虑在多用户通信链路中,将合法用户信道相位作为星座旋转角度,以此当成秘钥融入稀疏码分多址的安全通信中,以降低信息的截获概率。计算机仿真表明,提出的算法在确保过载传输性能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空间探测通信链路的安全性,为稀疏码分多址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陀螺地平仪平均无故障时间较短,故障率高,且外部检测困难的问题,设计了某陀螺地平仪的机内自检测系统.分析了某陀螺地平仪的功能结构及其故障模式,提出了其自检测方案.采用ADUC 812单片机、数码管等,设计了集成化、嵌入式的自检测系统硬件电路,并利用汇编语言编程实现了机内自检测软件.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电子技术应用》2022,(7):131-139
为实现空基下视红外目标的快速高精度识别,提出了一种单阶段的空基下视多角度红外目标识别算法。首先使用Darknet-53结合SPP模块对红外目标进行特征提取,使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融合,提高特征图表达能力,最后借鉴RetinaNet中的Focal loss锁定目标的检测框,同时得出目标类型及检测精度。针对现有数据集多为平视,且视角单一的缺陷,使用复合翼无人机分别从不同高度和角度采集红外图像,构建多尺度下视红外目标数据集,在PyTorch架构上实现并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提算法对分辨率为640×512的下视红外图像中目标识别的mAP达到91.74%,识别速度为33 f/s,满足空基平台前端的在线识别需求,且在公开红外船舶数据集上也具有较好的识别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为后续用于复合翼无人机上的多尺度目标实时识别提供了理论技术。  相似文献   
9.
孤岛微电网中高比例非线性负荷的接入带来大量的谐波电流,所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容量差异和线路阻抗差异,导致谐波电流不能均分。这里提出一种二维度自适应虚拟阻抗重构方法,逆变器根据其谐波视在功率,从电感分量和电阻分量两个维度将逆变器等效谐波阻抗自适应重构为阻感性,以匹配线路阻抗的阻感性分量,且能自适应实现谐波电流均分,并兼顾公共连接点电压质量,所提方法无需检测线路阻抗信息,能够自适应实现谐波电流均分。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卷积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域求解的重要工具.图解法是卷积计算的一类重要方法,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图解法步骤中\"翻转\"与卷积的物理含义存在形式上的不统一,容易使学生混淆.讲授时针对性设计卷积计算例题,说明图解法计算过程与卷积物理含义中的延时—加权—叠加一致,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卷积运算与信号分解、响应合成思想的联系,实现理论与应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