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批量钻削加工中,有时工件定位面上的某些孔由于已加工好,且加工精度较高,因此钻模板常以该面及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同面的其他位置上的孔组。但采取这种定位方式时,如果工件的定位孔具备有孔径和孔深尺寸较大的特征,并综合注意到孔组的加工要求和工件的形状特点,钻模板就可以采取胀簧这种同时兼顾了定位和夹紧机构。此类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本文就其几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和60%酒精热浸提法提取丢糟中的酯类物质,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种方法均未能提取丢糟中的乙酸乙酯;②CO2超临界萃取法能够提取丢糟中的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和戊酸乙酯,而酒精热浸提法只能提取出乳酸乙酯和戊酸乙酯,且后者乳酸乙酯的含量达275.9285mg/100g,远远超过了前者的11.8955mg/100g。因此,提取丢糟中主要酯类成分,CO2超临界萃取法优于60%(v/v)酒精热浸提法。  相似文献   
3.
选取白麦和花麦两个小麦品种为原料,分别以100%白麦和100%花麦制作偏高温大曲.以100分进行综合评分法评价两个小麦品种对成品大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小麦品种对成品曲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花麦曲为一等曲,白麦曲为二等曲。在本实验条件下,花麦比白麦更适宜于制作偏高温大曲。  相似文献   
4.
冲天炉改中频炉熔炼HT300铸件,A形石墨数量只能达到40%左右,远远低于原冲天炉熔炼的铸件中A形石墨数量80%的情况,满足不了材料使用的要求.通过调整炉料配比,改变材料成分,控制浇注温度及采取多级孕育等处理方式,使铸件中稳定的获得了60%~75%的A形石墨,满足了材料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贫锰矿制取软磁铁氧体用碳酸锰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永和  易佑华 《化学世界》1992,33(11):490-493
本文介绍以贫锰矿、硫铁矿、碳酸氢铵等为原料,用复分解法制取软磁铁氧体用碳酸锰的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为贫锰矿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氯化苯生产中产生铁环烧结与黑料、低温下二氯苯生成量过多及氯化液中黑色絮状沉淀物等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有关因素影响氯蜡生产的原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生产条件,以利提高氯蜡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利用苯乙烯-丙烯酸初聚物与有机胺形成复盐作环氧树脂的增韧性和潜固化制备的环氧树脂涂料80-120℃固化,无色,高透明,且其韧性,粘着性,贮存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铝制件化学抛光最佳工艺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鸣 《表面技术》2001,30(4):13-14,19
用正交法辅以0.618法进行实验对铝制件碱性化学抛光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实验结果应用在仪表零件生产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红壤中微量元素锌在酸雨淋溶下的释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酸雨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酸雨淋溶下4种红壤锌的释放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经过相当于9150~10650mm降水量的淋溶后,与对照(pH5.6)相比,pH4.5的酸雨使表层土pH值降低0.15—0.22个单位,但对心层土和底层土影响不明显;pH3.5的酸雨使整个土层pH值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表层土降低最显,达0.43~0.60个pH单位,酸雨淋溶下红壤中锌的释放具有前期阶段为快速递减释放和后期阶段为慢速平稳释放的两阶段性特征,锌累积释放量与淋溶量的关系可用二次模型来描述,从长期的淋溶效果来看,酸雨增加了红壤中微量元素锌的淋失,酸雨对锌释放的影响可增加水体中锌的负荷,并导致土壤缺锌;而对受锌污染的土壤,则会加重锌的毒害作用。图3,表3,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