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1.
2.
3.
借鉴发射调频三角波信号构建双通道回波数据的思想,结合DPcA技术,对机载单天线FM-CW SAR动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在常规FM-CW SAR成像过程中可忽略的RVP项,在杂波对消时会引起严重通道相位失配,导致动目标检测失败,因此,在分析FM-CW SAR动目标检测原理的同时,重点研究了RVP对动目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给出补偿方法。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证实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静止与匀速运动状态下低成本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航向角可观性差的问题,采用磁强计与低成本SINS/GPS构成新的组合导航系统,以提高系统的航向精度.给出了完整的组合导航系统卡尔曼滤波模型,利用Simulink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止与匀速运动状态下,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航向角误差发散,而SINS/GPS/磁强计组合导航系统的航向角有效收敛.利用某型系统进行了静态实验,实验表明:在传感器精度较差的条件下,SINS/GPS/磁强计组合系统航向角仍可以有效收敛,收敛后姿态角误差标准差小于0.2.静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中节点是基本保持静止的,使网络中的节点具有移动性可以改善WSN功能;针对移动监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拓扑结构改变频繁,传统的路由协议不能适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移动性路由协议(mobile cluster routing protocol,MCR);该协议包含一个分布式分簇算法(distributed cluster algorithm,DCB),此算法充分考虑了节点移动性和剩余能量,通信复杂度比较低,分簇效率很高;同时,针对节点移动,协议中提出了一种注册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实现在移动过程中的信息交互;实验表明,MCR协议能够有效提高在移动环境下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某雷达对抗设备工作时其多个子站通常分散布设在野外,为方便对子站工作的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话网络的子站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该雷达对抗设备主站对子站工作的控制和监视;分析了利用工业级PIC16F87系列单片机控制Modem完成串行异步通信的实现方法,给出了硬件设计方案、软件策略;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雷达对抗设备上,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