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20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3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基于围界防入侵应用的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路由机制。该路由机制利用局部信息来优化分簇机制和簇头选择机制,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范围的节点休眠方法,节省网络消耗的能量。仿真结果表明:在带状传感器网络中,该路由机制与HEED算法相比在能量利用率和平均能耗上都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延长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视频监控面对的场景具有静态的成分和缓变的成分.为了从视频流中稳定地抽取较精确的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区分的背景抽取算法.首先通过混合高斯模型对视频序列中稳定的成分进行建模,然后采用Kalman滤波模型对视频序列中变化的成分进行建模,最后采用场景的区分算法将2种模型结果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背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视频...  相似文献   
3.
信息融合是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和通信带宽受限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时间和空间多级混合融合的结构模型。首先对距离汇聚节点较远的节点信息进行时间融合和对距离汇聚节点较近的节点信息在汇聚节点进行时空融合,然后在汇聚节点对两种节点的融合结果进行全网络的空间融合。就该模型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级时空融合算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对等网络(P2P)应用造成的IPv4网络带宽紧张问题,提出了一种IPv4/IPv6混合网中基于层次化分布式散列表(DHT)的P2P资源共享机制. 该机制使得IPv6和IPv4节点可查询和获得彼此DHT覆盖网中的P2P资源,实现P2P应用在IPv4/IPv6之间的互操作. 仿真结果表明,该P2P资源共享机制能够适应IPv4/IPv6混合网的特性,并具备很好的扩展性和负载均衡特性.   相似文献   
5.
基于传统Kalman滤波器理论的背景建模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目标缓慢运动导致背景模型出现拖影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Kalman滤波器理论与动态区域重构的自适应背景建模改进算法,介绍了Kalman滤波器理论主要思想和改进算法的方法流程与效果。与传统的Kalman背景建模相比,该方法在增加少量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了目标缓慢运动导致背景模型出现拖影的问题,同时也能较好地消除背景噪声。通过对图像序列的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物联网国际、国内标准领域的发展形势做了相关分析,重点介绍了由中国主导提出的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标准提案相关的背景和进展,以及提案中关于物联网概念模型及应用系统参考体系结构方案等。  相似文献   
7.
传感网标准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杰  邢涛 《电信技术》2010,(1):13-15
山于传感网应用众多,产品差异化大,极大地影响着传感网标准的制定和产业化的发展。在对其应用特征尚不能客观、正确定位分析时,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必然会有一定的盲目性。从国内外发表的传感网相关文献来看,各类纷繁的网络模型和层出不穷的假设前提,导致前期大最相关技术差异化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上,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沈杰博士表示,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当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尽管智慧城市不是物联网最重要的。中国恰恰借助物联网推动部门之间协调联动,这里需要有契机。物联网在中国所提到高度创造了这个历史机遇,这是智慧城市在协调联动  相似文献   
9.
信息处理是实现物物互联的传感器网络核心技术内容之一,也是传感器网络服务提供的前提条件.基于共性技术、基础功能和核心服务制定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相关标准是传感器网络技术标准制定的难点问题.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进行概述,给出了其在传感器网络标准体系中的定位,最后对可能的标准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马健 《世界电信》2011,(7):44-4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2011物联网白皮书》认为: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随着世界各国对物联网技术、标准和应用的不断推进,以及产业和标准的不断完善,未来,物联网在各行业领域中的规模将逐步扩大,并将朝着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