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无线电   1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5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无线信道空域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妸  龚克 《电子学报》2001,29(8):1138-1141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天线技术的引入,提出了无线信道的空域(或角域)特性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信道空域特性的一些实验研究方法和近年来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一些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并给出了详细而有条理的引文来源,希望能够说明个人通信环境下空域传播特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思路,以克服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IC技术讲座是本刊2005年全新推出的技术类栏目。为了让工程师在设计开发中完善和拓展基础理论与系统知识,丰富应用经验,《世界电子元器件》和中电网联合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同创办了这个栏目,特约知名学者、教授以及著名半导体公司的应用工程师撰写,以系列讲座的方式对热点IC技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涵盖最新技术要点。最先开设的讲座将围绕三大课题:DSP、FPGA和嵌入式系统,每个课题都将连载6期。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调频连续波光纤传感器中扫描非线性对距离测量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种复原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学习来克服扫描非线性 ,可以在扫描源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时获得对目标的精确估计。同时也研究了反向传播网络在线学习的问题 ,使这种方法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樊平毅  夏香根 《电子学报》2001,29(4):471-474
信息多速率传输和检测是现代和未来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在IS-95 A系统中,采用了四种不同的速率传输话音信息,速率的选择采用话音激活方式.在接收端,为了简化设备复杂度,降低能耗,需要确定信息的传输速率,以便可以正确的译码.最近,文 提出一种有效的多速率检测算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速率检测算法,与文 的算法相比,计算复杂度相当,但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速率误检概率的整体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AR模型的调制盲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威  王有政  王京 《电子学报》2001,29(Z1):1890-1892
针对调制方式的盲识别,本文通过自回归模型提取特征参数,并采用k近邻法进行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在-1dB的极低信噪比条件下识别信号的调制方式,并且其性能受中心频率偏移和抽样频率变化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未来无线通信的一些概念以及各国的研究进展,澄清其中的部分错误观念,并总结了目前有关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应当及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TTS语音单元边界的自动切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音单元边界的准确切分对基于波形拼接的语音合成系统至关重要。文章采用了两步切分方法,第一步中先由基于HMM模型的强制对齐方法得到初始的边界.在第二步中提出用基于前后音素的边界模型来修正初始边界。为解决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提出用分类与衰退树将前后因素发音相近的边界模型进行聚类。这样可以根据训练数据的多少,动态调节边界模型的数目,以保证模型训练的可靠性。在对中文语音库的实验中,自动切分的准确度由78.7%提高到91.5%。  相似文献   
9.
多径效应产生的扩散效应一直是无线信道研究的主要问题。作者利用自行开发的无线信道仿真软件对微区环境下的主要信道特性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得到了典型微区环境下的传播损耗,时延扩展和角度扩散等主要信道特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并行级联卷积码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并行级联卷积码(Turbo码)是近年来在编码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性能与信道容量极限的差距可小于1dB。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编码方式的优异性能来源于其独特的码结构和迭代译码算法,使其成为一种接近随机编码的可译码。它的编译思想将对编码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在编码结构,性能分析与码设计、简化算法及应用等方面对这种码的研究现状与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