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改进势场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路径覆盖增强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路径覆盖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监控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在分析节点主感知方向可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势场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路径覆盖增强算法(improved potential field based path coverage-enhancing algorithm,IPFPCA).该算法针对传统虚拟势场可能出现的局部极小导致覆盖增强失败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势场函数,通过将相邻传感器节点对路径轨迹点的共同覆盖率引入到斥力计算中,有效引导节点的主感知方向调整,从而达到路径的高效覆盖.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已有的路径覆盖增强算法,IPFPCA可以消除节点的感知重叠区和盲区,最终实现网络路径的高效覆盖.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目前结构性演化测试主要集中于面向语句、分支等覆盖标准,缺乏面向路径覆盖标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似性度量的适应值函数构造方法,以用于生成覆盖指定路径的测试用例.首先给出适应值函数构造基本模型,即利用测试数据的真实执行轨迹来评估它相对于指定路径的适应值.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度量执行轨迹与指定路径之间的相似度,为此给出了3种不同的相似度度量算法.该模型可以完全自动化地为每一条目标路径构造出特定的适应值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路径测试方法,该方法在针对复杂路径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实验结果还指出了该方法的适用性范围和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3.
4.
基于程序路径分析的有效蜕变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蜕变测试对于预期输出难以构造的程序是实用和高效的.作者在系统研究已有蜕变测试方法和路径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首先针对使用二元蜕变关系的测试提出了一组蜕变测试准则,以在多个不同的层次上定义蜕变测试用例集的充分性;然后给出了3种能够生成相应测试用例集的算法;最后通过变异分析的方法证实这些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蜕变关系和测试准则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效果,另外,使用蜕变关系全路径覆盖可满足性算法(APCEMsT)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待测程序中的错误,而生成的测试用例的数量却比传统技术要少. 相似文献
5.
基于DDGRAPH图的路径覆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测试分为静态分析、路径选择、测试数据生成和动态分析四个阶段,而路径选择的自动生成是软件测试的关键技术之一。路径覆盖是软件测试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它使程序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文中通过对DDGRAPH图的分析,提出了DDGRAPH图中弧的支配树和蕴含树的表示方法,然后给出由支配树和蕴含树确定非限制弧的方法,通过近似最少谓词覆盖策略以确定覆盖所有非限制弧的路径测试子集。 相似文献
6.
7.
程序结构测试可以为分四个阶段:静态分析,路径选择,测试数据生成和动态分析,文中提出了“层次树”的概念,用来表示一个由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的结构,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的优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路径覆盖的自动生成算法,称作“剪枝法”在软件测试的第二阶段使用,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测试用例的产生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瓶颈之一。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搜索寻优算法,近年来较多地用于自动化测试中产生测试用例。该文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源代码的特点,在基本遗传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位权重”和“邻居影响”的思想,提出了用于产生多条路径上测试用例的改进遗传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BIST是一种成熟的硬件可测性设计的方法,BIST软件测试思想则借用了该技术,它主要包括模板和自治测试部分两大基本结构。在该思想的指导下,整合测试用例、测试点、插装函数、测试报告等测试要素,提出了各个要素的存储或使用方式,以路径覆盖为测试目标,提出了一种BIST软件自测试的测试框架。实践证明,该测试框架有利于BIST软件测试思想的进一步研究和实现。 相似文献
10.
提出和实现了一种面向HDL描述基于路径覆盖的模拟矢量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在约束生成时只考虑控制语句的条件表达式,可有效避免生成冗余约束;利用扩展的决策图模型解决了中间信号到初始输入的传播问题和信号依赖关系问题,以及处理各种HDL描述风格的问题;采用约束逻辑编程方法解决了由位、位向量和整型变量组成的约束系统的统一处理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加快模拟矢量生成速度,提高路径覆盖率.生成的模拟矢量也能用于低层次设计验证和故障模拟,加快了设计进度,将该方法的原型系统用于一个32位微处理器核RTL级验证,发现了RTL级设计描述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