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0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完全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自动化技术 | 600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一个面向对象软件度量工具的实现和度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介绍了面向对象软件C&K度量学理论与方法,结合C++语言的特征,分析了C&K度量指标存在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方法.然后描述了作者开发的基于改进C&K度量学理论与方法的针对C++的软件度量工具SMTCPP,该工具使用LL(1)分析法对源程序进行语法分析,从而提取程序中有关类、类成员、成员函数、对象等信息,计算出类的方法数、方法最大复杂度、继承树深度、子类数目、耦合度、响应集、相对内聚缺乏度等指标,以指导软件开发过程.这些度量结果还可以存放在数据库中,以便为建立软件质量评价模型收集充足的数据.论文最后对采用SMTCPP所做的3个实用软件度量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了SMTCPP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软件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杨扬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0,21(3):313-315
软件产品质量是软件企业的生命 .本文通过对软件质量特性的分析 ,提出了软件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讨论怎样根据该指标体系收集有关数据 ,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处理所得数据 ,得出定量评价结果 .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计算机管理软件的测试为背景,讨论软件测试的必要性,论述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提出了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规范,并提供了测试用例设计的案例.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保证软件质量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静态软件缺陷预测是软件工程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分析软件代码或开发过程,设计出与软件缺陷相关的度量元;随后,通过挖掘软件历史仓库来创建缺陷预测数据集,旨在构建出缺陷预测模型,以预测出被测项目内的潜在缺陷程序模块,最终达到优化测试资源分配和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首先,给出了研究框架并识别出了影响缺陷预测性能的3个重要影响因素:度量元的设定、缺陷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缺陷预测数据集的相关问题;接着,依次总结了这3个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成果;随后,总结了一类特殊的软件缺陷预测问题(即,基于代码修改的缺陷预测)的已有研究工作;最后,对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有效改善软件过程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改善软件过程是软件生产和发展软件产业的必由之路。结合目前软件过程工程领域研究现状,研究分析两种软件过程改善的方法: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自顶向下的方法以CMM模型框架为基础,结合其5层结构指导企业软件过程的改善;自底向上的方法根据企业及其具体软件项目的特点,采取“理解”-“评估”-“打包”的软件过程改善过程,“理解”过程目的是建立软件过程基线,“评估”过程是引进过程变更并评估过程变更造成的影响,“打包”过程是评估成功过程变更得到的经验并形成新的过程规范。最后从软件过程改善目标,软件过程基线、软件过程变更评价、软件过程改善方法等方面对上述两种软件过程改善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9.
软件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软件产品质量特点,给出质量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并对模型中定量化方法作了较详细地讨论。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