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68篇
  免费   5506篇
  国内免费   3360篇
电工技术   6494篇
综合类   4656篇
化学工业   1873篇
金属工艺   1345篇
机械仪表   11011篇
建筑科学   1644篇
矿业工程   2266篇
能源动力   546篇
轻工业   2312篇
水利工程   600篇
石油天然气   894篇
武器工业   1102篇
无线电   171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37篇
冶金工业   650篇
原子能技术   159篇
自动化技术   2784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57篇
  2022年   1395篇
  2021年   1691篇
  2020年   1838篇
  2019年   2806篇
  2018年   1060篇
  2017年   1942篇
  2016年   2145篇
  2015年   2869篇
  2014年   5328篇
  2013年   4312篇
  2012年   5773篇
  2011年   5470篇
  2010年   5241篇
  2009年   5375篇
  2008年   5387篇
  2007年   4546篇
  2006年   3643篇
  2005年   3244篇
  2004年   2971篇
  2003年   2607篇
  2002年   2014篇
  2001年   1792篇
  2000年   1394篇
  1999年   1289篇
  1998年   1259篇
  1997年   1262篇
  1996年   1207篇
  1995年   990篇
  1994年   891篇
  1993年   736篇
  1992年   706篇
  1991年   593篇
  1990年   629篇
  1989年   63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川 《冶金自动化》2022,(S1):425-426
行车定位作为智能行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用雷达、激光、格雷母线、编码尺等仪表检测大小车的位置,位置数据越准确,智能行车运行效率越高。SYMEO公司生产的雷达距离传感器通过使用最新的超宽带技术,加上高鲁棒性以及免维护和磨损的LPR?雷达技术,可以实现毫米范围内的测量精度,同时适应高粉尘、污垢、振动、阳光直射、雾或下雨的使用环境,使该雷达距离传感器成为恶劣工业环境中行车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基于单孔包层与薄膜组成Fabry-Perot(FP)干涉仪腔的光纤应力传感器,单孔的一个表面为45°以使光线传输从横向转到纵向,从而使一半的包层与有机薄膜组成FP干涉仪腔。采用频率多路复用的方法获得了11个传感器复用在一个系统的频谱。在采用合适的不同有机薄膜厚度的情况下,系统能集成更多的光纤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的基于单孔的光纤传感器在核工业领域实时监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3.
温度调制的动态测试是解决金属氧化物传感器选择性差的一种常用方法, 但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方法控制动态响应信号的波形以达到预期期望. 本文首先从静态测试的角度出发, 描述了静态性能指标与动态响应信号的对应关系, 提出了适合于动态测试的半导体传感器的选择方法. 然后以矩形波为例, 通过对其周期、占空比、工作温度范围的调整, 在不降低动态响应信号品质的前提下, 缩短在实际应用中的响应时间和功耗. 最后, 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验证了动态响应信号的品质, 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气体中, 识别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4.
满足不同交互任务的人机共融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机器人共同协作的灵活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工业成产的迫切需求, 因此, 近年来人机共融系统方面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满足不同交互任务的人机共融系统, 人体动作的估计和机器人的交互控制是其中的关键技术. 首先,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信息融合的人体姿态解算方法, 通过构造优化问题, 融合多相机下的2D关节检测信息和所佩戴的惯性测量单元测量信息, 对人体运动学姿态进行优化估计, 改善了单一传感器下, 姿态信息不全面以及对噪声敏感的问题, 提升了姿态估计的准确度. 其次, 结合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和人机交互的特点, 设计了基于目标点跟踪和模型预测控制的机器人控制策略, 使得机器人能够通过调整控制参数, 适应动态的环境和不同的交互需求, 同时保证机器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最后, 进行了动作跟随、物品传递、主动避障等人机交互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机器人交互系统在人机共融环境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料斗秤是冶金生产中经常使用且重要的一种物料称重仪表。随着数字化、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称重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升料斗秤的可靠性、减少因故障影响称量精度及工艺节奏、提升故障处理速度、为工艺控制提供精准测量反馈,对料斗称重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料斗称重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同时,研究了利用称重信号、工艺设备状态进行故障智能诊断的方法。通过对料斗称重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一方面实现了对称重系统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历史记录,并能够根据设备属性及状态信息实现故障智能诊断,为下一步预测性维护提供基础保证;另一方面减少了传感器故障对工艺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提升了控制精度。该研究的成功实践对于料斗秤的数字化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司机在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较弱的地区会出现不能及时发现视觉盲区的行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UM4B0的车载变道辅助系统。系统通过供电模块、主处理器模块、高精度定位模块、三轴传感器模块等硬件设备得到车辆和行人的高精度位置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到车辆和行人的精准位置以实现高精度变道辅助。该系统可使司机在信号差的路段及时发现并避让行人和车辆,避免本车辆和行人或其他车辆碰撞。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的发展,无线医疗传感器网络正在推动着智能化医疗的进步.医疗传感器节点能够收集病人的医疗数据,并将其传输给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但是,无线医疗传感器网络中的通信安全、病人的身份隐私以及对集中式服务器过度依赖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医疗传感器网络的基于区块链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该方案无需集中式的医疗服务器,通过基于分布式哈希表存储机制以链上-链下的方式存储医疗数据,保证了医疗数据的安全和去中心化存储;同时,本文方案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医疗传感器节点在许可区块链上身份来源认证.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具有不可伪造性,并且满足可追踪性,匿名性等安全需求.与现有其他相关的方案相比,该方案在签名和验证阶段的计算和通信开销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周文康  王行甫 《计算机工程》2022,48(3):131-138+16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许多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传感器节点为了降低能量消耗会周期性地在醒与睡2种模式下进行切换。在异步WSN中,发送节点往往要等接收节点醒来才能进行数据转发,为了缩短该等待时延,发送节点选择多个节点作为候选转发节点,由于任何候选转发节点都有可能进行数据路由,使得邻居节点评估和候选转发节点选择对网络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节点评估与选择,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推理系统(FIS)的WSN路由算法DAF。将剩余能量、距离和角度作为评估准则,利用AHP确定评估准则的权重,通过FIS动态构建AHP中的成对比较矩阵,并根据该矩阵动态计算出邻居节点的评分,按评分高低选择候选转发节点。实验结果表明,在改变节点数量、睡眠时长和通信半径的对比测试中,DAF在生命周期、能量消耗和平均冗余传输性能方面均优于ORW和ORR算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垃圾箱无法对垃圾进行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初步的分类,而市场上常见的智能垃圾箱仅仅做到了投掷的智能化,严格意义上讲这不属于智能垃圾桶,无法普及且性价比低。因此,基于垃圾的自动检测、区分和存放的目的,采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PLC和多传感器技术,从机械设计、功能实现等方面,设计出一款智能垃圾桶,针对金属、纸制品、塑料、玻璃瓶、其他垃圾进行分类。为了验证该垃圾智能检测方案的合理性,研制出试验样机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垃圾分类检测的准确度为84.5%,实现垃圾的初步自动分离。该智能垃圾桶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对于环境保护、智慧城市建设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土壤水分很难连续准确测量以及测试装置很难在深埋处进行测量的问题,开发一款热脉冲精密土壤水分测试装置。该装置以STM32为硬件开发平台,辅助HS3001温湿度传感器和PTC加热模块组成热脉冲测含水量模块,通过施加短时低热量热脉冲,使得被测土壤先升温再降温,由测试装置定时测量土壤温度的变化值,最后基于理想半无限空间热脉冲传导理论,计算出土壤体积含水量。该装置利用热脉冲可以间接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热脉冲时间控制在1~2 min,测量周期约300 s,具有短时连续监测的优势;同时在非加热模式下,可以直接获取土壤温湿度,在降雨入渗和水位变化时可以直接监测湿度变化;此外加热模块还可以为温湿度传感器升温除湿,以增强深埋土壤高湿度环境下长期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