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90篇
  免费   1775篇
  国内免费   1669篇
电工技术   2957篇
综合类   1931篇
化学工业   939篇
金属工艺   1455篇
机械仪表   4064篇
建筑科学   1603篇
矿业工程   1130篇
能源动力   329篇
轻工业   874篇
水利工程   409篇
石油天然气   828篇
武器工业   479篇
无线电   39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59篇
冶金工业   475篇
原子能技术   320篇
自动化技术   605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20篇
  2022年   607篇
  2021年   762篇
  2020年   826篇
  2019年   938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723篇
  2016年   761篇
  2015年   962篇
  2014年   1811篇
  2013年   1369篇
  2012年   1728篇
  2011年   1559篇
  2010年   1538篇
  2009年   1561篇
  2008年   2328篇
  2007年   2083篇
  2006年   1316篇
  2005年   1260篇
  2004年   1078篇
  2003年   779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501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准确模拟裂缝性基岩气藏产能,以柴达木盆地东坪区块为例,将区块内裂缝性基岩气藏视为离散裂缝与基质岩体介质,建立裂缝性基岩气藏产能有限元计算模型.在考虑水力压裂裂缝应力敏感性、气藏流体的高压物性非线性和随机分布天然裂缝基础上,采用Galerkin加权残值法将渗流方程进行空间离散,并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实现裂缝型基岩气藏离散裂缝网络产能模拟,分析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对研究区块内水平井分段压裂后产能模拟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忽略应力敏感会过高估计产量,相比而言,考虑水力裂缝应力敏感性的产能拟合结果更符合实际;基岩气藏渗流压力场主要受主裂缝导流能力控制,离散分布的不连通天然裂缝对压力场的影响较弱;离散不连通的天然裂缝对增产作用效果不明显,水力压裂应重点提高人工裂缝导流能力或沟通天然裂缝;东坪区块基岩气藏最优导流和最优缝长分别为15 D·cm和200~250 m.  相似文献   
2.
推导陈垃圾在滚筒筛中的运动方程并求数值解,按最大位置角将陈垃圾运动模式划分成滚落、抛落、圆周运动,给出不同筛筒转速、半径、动摩擦因数下的运动模式判别云图. 滚筒筛试验结果显示,陈垃圾运动的最大位置角随转速的升高先增大后不变,转速超过50 r/min后垃圾进行圆周运动. 陈垃圾滚筒筛的筛分效率随转速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抛落差的增大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原料水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 基于试验结果,给出滚筒筛最优转速取值云图,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垃圾动摩擦因数及滚筒半径选择最优转速,同时减小水的质量分数以提高筛分效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于角度测量的绝对式光电旋转编码器的编码理论研究概况,具体包括反射式格雷码、矩阵码、m序列码和单码道格雷码的绝对位置编码方法和编码特征。绝对位置编码的发展过程是以唯一性和单变性为基础特性,以单码道性为最终目标进行编码矩阵列数的缩减。目前,编码类型的发展经历了n条码道的反射式格雷码、n/3条码道矩阵码、2条码道的m序列码以及1条码道的单码道格雷码,已经达到单码道的最终目标。由于单码道格雷码编码理论尚不完善,仍依赖搜索获得编码,因此其快速构造方法是未来绝对位置编码理论的发展方向。最后,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图像传感器的非编码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该方法是对传统测量方法的颠覆,有望成为光电式旋转编码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吴林峰  刘易博  王文  范宇帆 《机械》2021,48(3):28-31,58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运行,因沿线机电设备内油类污染物出现外泄或渗漏等多种原因,导致渠道表面出现油类污染物.该类污染对饮用水造成了很大影响,需对水表油类污染物进行清除处理.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实际情况,研制一种适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浮油拦截装置.该装置与渠岸成一定夹角斜跨干渠水面安放.利用ANSYS Workbench平台中Fluent模块,对拦截装置与干渠呈不同夹角时上下游流场进行仿真.结果发现,装置与河岸夹角越小,拦油效果越好,但综合考虑装置的拦油效率及经济适用性,安放位置为与河岸夹角45°处最佳.  相似文献   
5.
摘 要: 为了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梁一些易获取的相关参数较好地预测其抗剪承载力, 提出一种基于相关向量机(RVM) 的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通过样本训练建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以及梁剪跨比、 配箍率、 纵筋率等4 个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并据此对其他样本的抗剪承载力进行精准预测。在相同样本情况下, 将RVM 模型应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预测实例与BP 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RVM 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离散性更小;敏感因子分析进一步探究了4 个影响因素选取的正确性及因素与抗剪承载力之间的相关性, 其中剪跨比敏感因子最高, 在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相关研究中应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梁超  段富海  邓君毅 《微电机》2021,(2):99-103
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因具有寿命长、体积小、输出转矩大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使用传感器获取转子位置信号,存在着制造难度大、易受干扰、难以在高低温环境下工作和增加重量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更加广泛应用。为很好解决此问题,本文介绍了无位置传感器BLDCM控制的反电动势法、状态观测器法和人工智能法,并针对反电动势法存在的零速或低速时无法自启动的问题,介绍了在低速时转子位置检测和如何加速到闭环控制状态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华栋 《电气传动》2021,51(18):36-41
针对拧紧扳手用无刷直流电机(BLDCM)无位置传感器驱动系统,研究一种改进的三段式启动控制策略.在转子预定位阶段,将电压矢量的预定位精度设置在60°范围内,同时确保通入绕组的电压脉冲占空比较低,避免电机反转.在电机加速阶段,通过分析BLDC的加速原理,结合六组加速脉冲电压矢量与六组检测脉冲电压矢量,完成稳定的闭环启动.在自同步运转阶段,当电机达到反电势可检测状态后,利用线电压差值进行反电势过零点检测,实现高精度换相.通过实验对所提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三段式无位置传感器启动控制方法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转速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8.
以某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1 565 m 中段为背景,对回采的矿石量、损失的矿石量以及混入的废石量等 指标进行计算,建立了以采出矿石品位、矿石贫化率和回收率为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结合矿山开采的实际情 况,选择采出矿石的品位为优化问题的主要目标。利用 VB 编程语言对 3DMINE 矿业工程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且 利用 Origin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拟合,最后得出切割槽与退采位置的布置方案:切割槽位置距矿体上盘下 部边界的直线距离大于 10 m,退采位置距矿体下盘上部边界的直线距离大于 4 m。  相似文献   
9.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interior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本文给出一种新的无位置传感器系统设计方案.由转子永磁磁链角的估计值和同步坐标系下定子磁链的代数模型得到定子磁链的估计值,经旋转变换后与静止坐标系下由定子电压、电流积分模型得到的定子磁链进行比较形成反馈闭环来抑制积分漂移,并利用两者的叉积经锁相环得到IPMSM转子转速和位置的估计值.与已有的EEMF状态观测器方法相比较,本文所提方法简单且有更好的动态和静态估计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试验中为提高系统在低速下的性能,对逆变器的非线性进行了补偿.  相似文献   
10.
末端执行器的碰撞位置检测是机器人力觉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器人与外界环境交互不可或缺的功能.仅依靠碰撞力和力矩数据求解碰撞位置的难点在于多解问题,需要借助额外的约束条件来求解唯一解.现有的方法大多采用几何约束条件,其缺点在于无法应用于非结构化的环境和无法应对碰撞物体的形变.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建立了一种动态力学数据自约束碰撞定位模型,依靠时间轴上的多组力和力矩数据互为约束条件,并建立了最小误差搜索策略来求得最优解.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进算法不需要再依赖于碰撞物体表面的几何信息,大大增强了其实用性,扩展了应用范围,并提高了位置检测的精度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的算法在碰撞表面几何模型未知,或发生变形时均发挥作用,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