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8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254篇
电工技术   91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55篇
化学工业   329篇
金属工艺   155篇
机械仪表   199篇
建筑科学   1022篇
矿业工程   171篇
能源动力   201篇
轻工业   321篇
水利工程   595篇
石油天然气   162篇
武器工业   33篇
无线电   25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7篇
冶金工业   184篇
原子能技术   65篇
自动化技术   7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629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641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惠忠  周嘉新  张雅雯 《电气传动》2021,51(9):55-60,66
虚拟电厂(VPP)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聚合形式,可以降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入网时输出功率不确定性对电网安全的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是未来新能源并网发展的方向。为提高VPP的调度灵活性,降低发电成本,使VPP获得更好的效益,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负荷对VPP的影响,构建了考虑源-荷-储联合运行的VPP经济性优化调度模型,为减小预测误差并提高VPP收益,调度模型采用了多时段尺度优化和多市场盈利模式,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优化VPP内各能源的出力。仿真算例分析了VPP内部各电源及VPP的出力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可中断负荷参与VPP调度及其占比变化对VPP收益的影响以及4种不同运营模式下VPP的经济性差异。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聚合适当比例的可中断负荷并采用合理的运营模式可以提高VPP的灵活性和经济性,算例验证了源-荷-储联合运行的VPP经济性优化调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电力CPS环境下电力4G无线专网向5G演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高效连接、大容量带宽、低通信时延的电力无线专网,是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业务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有必要对电力CPS环境下电力无线专网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力CPS环境下电力业务对通信网络的需求,结合电力业务特征研究了5G通信技术的通信组网架构。然后结合电力业务需求和5G通技术特点,提出了电力4G无线专网向5G演进目标,并构建了循序渐进的演进思路。分别提出电力4G无线专网终端、基站、回传网、核心网的演进策略。最后,对电力无线专网的演进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着力破解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独居等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护难题,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开展“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拟建的狭窄河谷区230m级面板堆石坝为例,系统介绍了狭窄河谷区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理念和相应的工程措施,通过全面的坝料瞬变、流变和界面特性试验,确定了筑坝料的力学特性参数,对大坝施工填筑、蓄水、运行等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重点评价了长期运行过程中混凝土面板、周边缝等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形。结果表明,采用设置高趾墩、岸坡增模区、面板分缝优化、合理的预沉降期等措施后,保障了该坝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和比较重金属对双污泥系统的影响,在双污泥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通过调节进水重金属(Cd^(2+)、Cu^(2+)、Zn^(2+))含量,分别考察了3种重金属短期冲击和长期冲击对双污泥系统碳、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Cd2+、Cu2+、Zn2+对硝化菌的短期急毒性和抑制作用关系为Cd2+>Zn2+>Cu2+,对硝化菌的累积毒性和抑制作用关系为Cu2+>Cd2+>Zn2+。对反硝化聚磷菌的抑制作用关系为Cu2+>Cd2+>Zn2+,但Cu2+的抑制作用以长期累积毒性为主,Cd2+则以短期急毒性为主。CODCr去除率受3种重金属的影响比较小,其抑制作用关系为Cu2+>Cd2+>Zn2+。  相似文献   
6.
顺层钻孔预抽瓦斯技术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的布孔参数是提高煤层瓦斯预抽效果的关键。为提高顺层钻孔布孔精准性和科学性,建立了含瓦斯煤体流固耦合抽采模型,基于响应面法设计布孔参数优化方案,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软件分析了地质因素(煤层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和工程因素(抽采负压、钻孔直径、布孔间距)交互作用对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影响规律,提出钻孔间最大瓦斯压力与达标压力比(Pmax/Pb)的布孔参数判定指标,创新了煤层“分时分区”式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精准布孔方法,得到适用于不同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最优钻孔布置参数,并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预抽初期,相邻钻孔间抽采叠加效应不明显;随着预抽时间延长,抽采叠加效应越发显著,垂直钻孔方向的抽采达标区域逐渐由孤立向复合转变。不同预抽时间下,Pmax/Pb对各因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布孔间距>煤层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钻孔直径>抽采负压。不同预抽时间下,煤层瓦斯含量和透气性系数的交互作用响应等值线分布密集,2...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外部分金属矿山由于脱硫工艺及运输成本高等原因倾向于直接使用采选后的高硫尾矿(含硫量 >30%)用作充填材料的现象,采用全面法试验设计,研究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对高硫尾矿充填体的长期强度影响规律, 并通过 XRD 和 SEM 等方法对高硫尾矿充填体中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微观机理分析,判断高硫尾矿是否适合直 接用作充填材料。 结果表明:灰砂比和料浆浓度对充填体强度影响非常明显,提高灰砂比或料浆浓度能够明显增大 充填体强度。 当料浆浓度为 72%和 74%时,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随着灰砂比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当料浆浓度为 76%时,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与灰砂比则成正比关系。 在 1 ∶24 灰砂比条件下,74%浓度料浆和 76%浓度料浆的充 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相近;在 1 ∶12 灰砂比条件下,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随着料浆浓度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在 1 ∶8 灰砂比条件下,充填体长期强度损失率与料浆浓度成反比。 XRD 及 SEM 研究结果显示充填体水化反应中除了含有 大量未反应的黄铁矿,还会生成石膏和少量钙矾石等膨胀性产物,不仅会造成 C—S—H 凝胶发生脱钙现象,还会引起 充填骨架出现裂隙,导致充填体长期强度的减小。 因此,矿山使用高硫尾矿进行充填必须考虑充填体在不同龄期的 劣化程度,以及是否满足该龄期下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矿业是促进全球矿业经济繁荣和深化全球矿业治理的重要力量,当前面临的生存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坚持运用唯物史观从矿业历史生成的底层逻辑、深度逻辑、时代逻辑和现实逻辑,深度探析其演进过程和实践取向,对于矿企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历史主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适应地形能力强的百米级高面板堆石坝越来越常见,而堆石体的流变效应将导致作为堆石坝主要防渗结构的面板在运行期发生脱空、挤压破坏和开裂等现象,经验表明面板浇筑前设置预沉降期可以减少面板病害问题,但预沉降对坝体和面板的长期变形影响规律尚不明确,导致预沉降时间的选定具有较大随意性。考虑坝体安全性和经济性,采用有限元法全面分析蓄集峡百米级高面板堆石坝长期应力变形对不同预沉降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当预沉降时间为180 d时,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期堆石体的流变效应,改善面板的长期工作性态。  相似文献   
10.
深层、超深层、复杂地层和深水油气藏存在钻井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和井下故障多等问题,为安全、高效、快速钻井,需要实时监控井内压力、温度等参数。为此,介绍了NOV公司沿钻柱测量系统的构成,分析了沿钻柱测量技术在井眼净化监测、卡钻位置判断、钻井液漏失位置判断、漏失试验与地层完整性试验、井涌探测、钻柱及钻头工况分析等场景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沿钻柱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完善随钻测量解释模型和应用场景、数据深入挖掘以及多参数可视化智能展示技术;优化传感器网络布局,开发替代有缆钻杆的高速信息传输网络,以提高其经济性;结合当前的技术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扩展应用,以实现更多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该技术提出了具体建议,建议持续完善井下工程参数测量系统、促进有缆钻杆商业化应用,在二者相对成熟后,逐步实现分布式测量传输。分析认为,采用常规钻柱和改进的分布式钻柱测量工具,利用智能微球分时传输技术实现分布式测量传输,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低成本沿钻柱测量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