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19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765篇
电工技术   3917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2580篇
化学工业   5607篇
金属工艺   1508篇
机械仪表   2555篇
建筑科学   9503篇
矿业工程   1069篇
能源动力   2854篇
轻工业   5679篇
水利工程   935篇
石油天然气   2144篇
武器工业   157篇
无线电   58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42篇
冶金工业   2019篇
原子能技术   267篇
自动化技术   466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617篇
  2020年   929篇
  2019年   1477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547篇
  2016年   867篇
  2015年   1715篇
  2014年   5392篇
  2013年   3796篇
  2012年   5435篇
  2011年   6171篇
  2010年   5517篇
  2009年   4877篇
  2008年   5465篇
  2007年   3206篇
  2006年   2028篇
  2005年   1929篇
  2004年   1080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耀红  刘盈  代静 《资源与产业》2022,24(3):114-125
流域是由干流和多个、多级支流组成的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为了解决流域水污染和水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干流和支流各地区的共同治理。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关注上下游水污染治理机制的研究,对于干流与多个支流间治污协作机制的研究较少,因此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很难在全流域实施。论文为系统性解决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形成覆盖整个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机制,将上下游跨界水污染治理研究拓展到干流和两个支流,研究干流政府和两支流政府决策行为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基于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构建三方政府博弈收益矩阵并求解复制动态方程,探讨补偿赔偿奖励融合机制下三方政府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路径,并讨论了博弈均衡点策略演化的稳定条件。基于数值仿真分析了污染转移系数、干流政府对支流政府的奖励以及初始治污意愿等参数对三方策略选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支流政府之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污染转移系数和初始治污意愿,某一支流污染转移系数越大,其他支流治理意愿越低,当污染转移系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其他支流会选择不治理的策略,同时支流政府的初始治污意愿越高,其稳定于治理策略的速度越快,污染转移系数的临界值越大;2)干支流政府之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干流政府对支流政府的补偿和奖励以及支流政府对干流政府的生态赔偿,干流政府对支流政府额外治污减排的奖励越多,越能激励支流政府治污减排。研究结论可为干流和多个支流间形成生态补偿、赔偿和奖励机制以达到治污减排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明  邵明飞  刘清雅  段雪 《化工进展》2022,41(3):1121-1124
无机金属碳酸盐是一类具有高附价值和地球储量丰富的矿物质资源,且碳酸盐热分解是制备金属氧化物的主要途径。但是,该类反应通常需要在高温、氧气气氛下焙烧获得,从而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与其相关的碳排放总量超过了全国工业碳排放的5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机金属碳酸盐加氢热分解逐渐引起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碳酸盐加氢热分解的研究进展,进一步结合本文作者课题组近期关于电解水制氢和碳酸盐加氢还原的最新成果,提出电解水制氢耦合碳酸盐还原的观点,其有望成为制备金属氧化物的新型技术路线,对我国重排放过程工业的减排增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任务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显著加快,传统能源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近年来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决策,创新驱动,实施企业业务多元化发展与节能减排双效并举,推动老油田转型,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华北油田在预算体制、奖励制度、科研体制、深化组织与经营模式方面改革探索,创新效益开发机制,建立单井经济效益界限模型,推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模式,建立健全三级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调动科研人员主动性、拓宽人才成长空间、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进CCUS工程提高油田产能,在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同时,加强生态安全环保工作,实现老油田绿色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4.
陈军 《建筑学报》2022,(4):61-67
选取龙美术馆西岸馆和例园茶室作为案例,分析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合作。聚焦结构设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非线性轨迹及其与设计情境的相互依靠性,通过两种描绘设计过程的范式——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设计作为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探讨设计问题与解决方案共同演化的现象,并强调结构设计对设计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5.
各高校能耗显著高于社会平均能耗水平。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吸收太阳能制取生活热水,清洁、环保、节约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减少高校的生均生活热水能耗,以某高校项目为例,探讨利用太阳能+燃气双驱型热泵制取生活热水的选择及其工程运用。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其节能效益及减排潜力,以期为其他高校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面对能源短缺和排放法规严格的问题,使用新型混合动力系统成为船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分析了航运业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船舶混合动力优势和必要性,并总结归纳能量管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实现构架;对能量管理系统研究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混合动力系统多能源耦合能量管理策略的发展路线;剖析了船舶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发所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及深入研究的方向,为船舶混合动力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和平 《烧结球团》2022,(1):112-118
烧结作为长流程钢铁联合企业的重要工序之一,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烧结节能减排工作也是钢铁“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文中重点阐述了梅钢公司近年来在烧结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主要研究探索工作,如优化烧结配矿技术、喷吹焦炉煤气强化烧结技术、烧结矿竖式冷却技术及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治理技术等。其总体应用效果:梅钢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干基)、工序能耗分别逐渐由51.23 kg/t、53.98 kgce/t降至48.90 kg/t、45.77 kgce/t,烧结机头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质量浓度(16%基准氧,干态)分别达到2.31、41.83、0.99 mg/Nm3。虽然指标有进步,但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双碳”目标达成及环保A类企业创建的背景下,烧结工序关键技术的开发突破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仍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
摘要:蓄热式加热工艺是大型钢铁企业轧钢工序普遍采用的加热技术,但该工艺高频率换向蓄热燃烧导致公共管道内的燃气交替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使其成为钢铁生产流程中少有未进行污染物治理的生产工序。基于消除蓄热式加热炉热工制度缺陷,系统介绍了蓄热式加热炉烟气反吹扫技术及与之匹配的加热炉烟气反吹安全联锁与防爆技术、烟气反吹工艺设计与时序调控技术。该成果应用于某钢铁企业蓄热式加热炉(160t/h)建设国内首套换向残留燃气反吹技术示范线,该加热炉燃气放散体积分数由9.0%降低至0.208%,CO放散减排率达92%以上,轧钢燃气耗量节约4.38%。其后承建多家钢铁企业19条蓄热式轧钢加热炉烟气反吹改造工程,均取得较好效果,节能、环保及社会效益显著,同时减少碳氧化物的排放量,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速度和规模的不断提升,水泥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但在水泥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资源地损耗。因此,需要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节能减排方案加以设计,掌握技术应用,实现废气排放低指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开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为明确碳达峰目标下中国深海水合物的开发战略,根据水合物相关论文、专利的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开发技术划分为室内模拟测试、地质勘探、钻探取样、三气合采、环境风险监测5种技术类型,并系统研究了水合物的开发现状和深海水合物的开发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水合物的开采技术具有意义重大和难度巨大的双重属性,在国家层面具有战略性和革命性特征,在技术层面则具有前沿性和竞争性特点;(2)中国海域水合物规模化开发仍面临储层热、流、力、空间、结构、多场时空演化不清,从储层、井筒到水下采油树、海底管道及下游工艺设施中气—液—砂—水合物四相复杂流动规律不清、水合物再生机制不明等理论与技术难题;(3)对于深水浅层水合物的开发,高精度探测技术、地球物理、地质及测井、钻探等立体化、综合探测技术是其未来主要发展方向;(4)水合物资源评价方法正在向精细化发展,水合物资源开发模式与试采工程趋向水合物和油气联合开发,新型合采技术和合采设备将是下一步研发的热点和前沿方向,并提出了中国深海水合物的开发路径及2020—2035年开发理论与技术路线图。结论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