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7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64篇
电工技术   37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18篇
化学工业   115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587篇
建筑科学   6977篇
矿业工程   375篇
能源动力   72篇
轻工业   293篇
水利工程   308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8篇
冶金工业   55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50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771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556篇
  2014年   1063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843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地铁施工风险耦合机理和地铁施工系统的脆弱性,提高地铁施工系统的安全性。结合脆弱性理论,归纳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构建系统脆弱性模型;并对国内2008-2020年的地铁施工事故进行搜集整理,选取风险致因因素完整的130起事故,运用N-K模型计算不同耦合方式下的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耦合值,获得影响系统脆弱性的关键风险耦合方式。结果表明:系统中的风险因素越多,事故发生的概率越大;人员因素、管理因素与环境因素完全耦合时,地铁施工安全系统脆弱性较大。研究明确系统中脆弱性的关键耦合风险,为地铁施工安全控制方面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铁运营的过程中,地铁的专用通信系统起着信息共享以及保障地铁交通安全的重要作用。地铁的特殊结构让通信网络具有非常强的特点,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方式提升地铁专用通信系统的性能。基于此,文章从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覆盖特点的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覆盖的范围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更好地推动地铁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信息化水平,采用BIM与数据库技术,以地铁施工活动为对象,运用包含相对量化指标的改进LEC方法,构建BIM-改进LEC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自动评价体系。该评价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的LEC方法中绝对衡量分值对风险结果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中使用C#语言开发地铁施工自动化安全风险评价工具箱插件,实现地铁施工活动的安全风险定量计算、动态监测与综合分析。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地铁施工自动化安全风险评价工具箱插件的可操作性,对提高地铁设计的安全性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摩擦摆支座参数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大开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摩擦摆支座模型,开展了设置摩擦摆支座地铁车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摩擦摆支座滑面摩擦系数与滑面等效半径的不同组合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滑面摩擦系数与滑面等效半径的改变会明显改变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相比于滑面等效半径,滑面摩擦系数的改变对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更大。摩擦系数越小,车站中柱的地震响应越小。车站中柱的弯矩与变形随着摩擦摆支座等效半径的减小而增大,中柱剪力随等效半径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评价基坑坍塌后的安全性,该文以尖点突变理论和R/S分析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暗挖地铁基坑坍塌后的安全性评价模型。首先运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了地表路面及近接建筑物的稳定性现状,再利用R/S分析判断各监测对象的变形发展趋势,以评价后期的基坑稳定性;最后,结合安全性评价结果及工程实际,对坍塌事故处理的加固措施及开挖方案进行研究和设计。实例研究表明:各地表路面、近接建筑物变形监测点的突变特征值均大于零,说明坍塌后的基坑处于稳定状态,具较好的安全性;且各监测点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各监测点的累计变形仍将持续增加,但变形速率趋于减小,即基坑变形趋于稳定;同时,在坍塌体开挖处理过程中,应事先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施工;不同部位的开挖方案都应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加强监测,为合理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据互补的方法,融合智能卡数据和公交车GPS轨迹数据,获取了公交和地铁乘客在地铁新线路开通前后的乘客个体出行信息。利用居民空间行为指标——“出行质心”对地铁乘客的公交出行质心定位,并分析了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的距离对乘客地铁站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有86.15%的乘客选择距离他们公交出行质心更近的地铁站点,地铁站点与乘客公交出行质心之间的距离是影响乘客出行站点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发现,建立Logit模型对乘客是否会选择新地铁站点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特异性分别为83.87%、 84.23%、83.66%和84.09%,预测结果表现良好。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估计划新建的地铁站点对邻近既有站点的影响,有助于地铁营运计划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2标一工区暗挖地铁车站下穿地下商业街及其桩群工程为例,着重分析项目工程的重难点。在确保地下商业街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出采用托换梁将桩基进行连接以替换原有桩的桩基托换施工工艺,并给出了本项目桩基托换技术的实施方案。为确保桩基托换方案的安全可靠,利用数值模拟对开挖岩墙的稳定性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在施工完成后靠右侧车站地下商业街的底板的位移较大,沉降区域也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地下商业街边墙可能会发生剪切破坏,应加强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设计的120 km/h A型地铁转向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相关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该转向架设计合理性;基于动力学仿真结果,进一步对该转向架在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了滚振动力学试验,并给出车辆在空簧失气故障工况条件下运行时的合理建议.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该A型地铁车辆具有良好的蛇行运动稳定性,在美国V级直线线路上以40~120 km/h速度运行时的平稳性达到优级标准,其临界速度及运行平稳性均能够满足线路上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的要求,为该转向架上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试验参考.空簧失气后,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大幅度降低,安全性指标(轮轴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有所增加,而其垂向平稳性指标较原车正常工况明显增大,并且运行速度越高差距越大,若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簧失气故障现象,应立即降低车辆运行速度,为保证运行品质,建议限速80 km/h.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交通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于城市地铁建筑的认识也不再仅停留在方便、快捷的功能性上,而是会关注地铁建筑设计的表达以及与地域文化的交融。本文本着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和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结合以往的实际案例,对我国地铁车站中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将地域文化更好地融合在城市地铁交通的建设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