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5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59篇
电工技术   133篇
综合类   668篇
化学工业   573篇
金属工艺   59篇
机械仪表   126篇
建筑科学   621篇
矿业工程   346篇
能源动力   42篇
轻工业   151篇
水利工程   62篇
石油天然气   4788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3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7篇
冶金工业   60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11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527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破裂测试可以获取页岩储层大规模体积压裂之前的物性参数,为资源量计算以及地质、工程双“甜点”的评价提供关键信息。目前基于常规关井压力恢复试井理论的解释方法在处理微破裂测试这类“短暂注入、长期关井”的特殊问题时精度低,且常出现流态无法识别及参数难以诊断的问题。结合微破裂测试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注入理论的页岩储层微破裂试井解释方法,即将开井注入和关井压降过程看作整体,假设关井后的压力响应是注入期和关井期的总和,在渗流数学模型的内边界条件处考虑,从而建立微破裂试井解释模型。求解得到压力动态曲线,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各参数对测试曲线的影响。之后通过渐进分析得到测试曲线关键段压力解,据此引入3条组合诊断线,用以获取测试曲线上的流态信息,并在不同流态下解释对应的参数,最终建立了主控流态识别+特种直线分析的微破裂试井解释方法和流程。利用该方法对涪陵页岩气田南川区块平桥背斜不同构造部位两口测试井进行了分析解释,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解释结果为认识该区页岩含气性提供了依据,并正确预测了不同构造部位气井压裂效果将存在分区差异,为之后正确划定甜点区和优先部署区提供了指导,后续试气和试采动态进一步证明了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Shapley值归因解释方法虽然能更准确量化解释结果, 但过高的计算复杂度严重影响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本文引入KD树重新整理待解释模型的预测数据, 通过在KD树上插入虚节点, 使之满足TreeSHAP算法的使用条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KDSHAP方法. 该方法解除了TreeSHAP算法仅能解释树结构模型的限制, 将该算法计算Shapley值的高效性放宽到对所有的黑盒模型的解释中, 同时保证了计算准确度.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 KDSHAP方法的可靠性, 以及在解释高维输入模型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何健  文晓涛  李波  陈芊澍  李垒 《石油学报》2022,43(3):376-385
虽然叠前反演技术能够获得多种流体识别因子,但是仅利用单一的流体识别因子进行储层预测通常会带来多解性问题。目前根据多种流体识别因子对储层进行综合解释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但大部分方法对专家及其经验存在较强的依赖。鉴于此,将随机森林算法引入储层流体识别。首先基于测井数据优选输入特征(流体识别因子),并分别研究输入特征数量和不同特征组合对算法预测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该算法对输入特征与井中储层信息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学习;最后根据学习结果对储层进行综合判别,实现多种流体识别因子的综合利用。该算法削弱了单一流体识别因子所引起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流体识别的精度与可靠性。应用实例表明,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5种流体识别因子与井中储层信息进行综合学习,达到了对含气储层和含水储层进行准确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测井资料确定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各老井产层剩余油饱和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测井资料难以实时反映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基于岩石物理实验测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资料,在常规产水率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2个参数,推导出新的产水率模型.依据新模型建立W油田不同束缚水饱和度下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图版,系统阐述利用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图版确定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并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水淹模式,在三维地质建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研究区层内剩余油垂向及平面分布情况.研究区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各老井的产水率资料,拟合剩余油分布情况具有代表性,适用于注水开发油田产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M油田面临含水率不断升高、产油量降低的问题,需对油田实施动态监测并进行生产措施调整.生产动态测井资料能够对油井产出层位、流体性质进行识别并计算产量,其解释结果对井筒生产状况认识和开发措施调整至关重要.由于生产动态测井曲线质量受管柱条件、施工状况、流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解释结果的精度往往较低,影响现场决策.重点研究了复杂管柱条件下生产动态测井资料的精细解释方法,将生产动态测井所提供的产出剖面和注入剖面应用于产水层位识别、封堵作业以及注水方案制定.实际应用表明,生产动态测井在M油田动态监测、增油上产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使产品安全性评估人员全面了解INF文件,充分了解标准中安全评估要求的意图,以及部分安全评估测试的操作细节,文章介绍了 TC108标准解释组的职能、工作流程和其发布的文件的功用,梳理了解释组目前为止发布的15个解释文件的内容,并以案例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其中关于"标准过渡期各项要求的应用以及各种材料、元器件和组件的验收"文件的内容.以期帮助相关人员加强对标准的理解,推动标准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7.
冀东马头营地区馆陶组低幅度构造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该区地表结构复杂、断层发育,一直受深度域速度模型精度限制,低幅度构造圈闭难以识别。为此,提出一套新的综合速度建模方案:首先,考虑断层的影响,在时间偏移域建立准确的层位解释模型,采用基于地质层位解释的横向速度建模方法,有效消除断层导致的横向速度剧烈变化带来的影响;其次,考虑在叠前深度域偏移中浅层速度模型的误差累积会影响深层目的层成像质量,浅层采用回转波层析成像反演出精确的近地表速度场,中深层采用反射波层析成像速度建模,二者结合获得融合速度场;最后,在融合速度场基础上,采用以地质层位为约束、基于模型的高精度网格层析进行速度优化,提高速度模型精度。应用上述方案建立的高精度层速度模型,明显提高了冀东马头营低幅度构造的成像精度及与钻井资料的吻合度,该建模方案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低幅度构造成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地层压力测井解释方法较多,但大多数方法基于欠压实沉积理论并局限于单一的地层岩性,尤其是针对盆地边缘山前深层构造,单一测井参数确定地层压力误差较大,且无法解释沉积压实机制以外的异常高压。为此,将多种异常高压机制相关的测井参数进行综合解释,建立适合山前复杂构造的地层压力测井多参数计算模型,评价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背斜高探1井的地层压力剖面,其计算结果与钻井实测数据吻合,相对误差小于3.00%.同时,基于原始沉积加载—卸载过程力学原理,利用地层压力测井多参数分析判别出高泉背斜深层各层系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录井综合解释方法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推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款操作简便、贴近用户需求的软件。在分析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渤海油田录井资料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软件的架构和功能,设计了软件的实现算法,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软件开发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一款集网络训练和综合解释于一体的解释软件。该软件操作简便,人机交互性强,经过实际应用,其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0%以上,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之和,总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之和,对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总渗透率近似为基质渗透率。以岩心实测为约束,运用三孔隙度曲线多元回归和FMI成像测井识别有效裂缝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基质、裂缝和总体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与实测储层物性对比验证,模型合理,为车排子凸起火成岩储层物性评价提供新手段,对其它地区火成岩油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以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多项钻井、录井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藏油层判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