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108篇
  免费   12408篇
  国内免费   11323篇
电工技术   41372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20219篇
化学工业   15647篇
金属工艺   10443篇
机械仪表   28043篇
建筑科学   49795篇
矿业工程   13245篇
能源动力   5260篇
轻工业   17269篇
水利工程   13412篇
石油天然气   7945篇
武器工业   4045篇
无线电   285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823篇
冶金工业   11237篇
原子能技术   1216篇
自动化技术   49321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4852篇
  2022年   4718篇
  2021年   6001篇
  2020年   7003篇
  2019年   8421篇
  2018年   2964篇
  2017年   5798篇
  2016年   6645篇
  2015年   10249篇
  2014年   22101篇
  2013年   17783篇
  2012年   21001篇
  2011年   20001篇
  2010年   19210篇
  2009年   19916篇
  2008年   21999篇
  2007年   19327篇
  2006年   16194篇
  2005年   15873篇
  2004年   13503篇
  2003年   12056篇
  2002年   10091篇
  2001年   8486篇
  2000年   7305篇
  1999年   5729篇
  1998年   4897篇
  1997年   4232篇
  1996年   3702篇
  1995年   3486篇
  1994年   3043篇
  1993年   2566篇
  1992年   2379篇
  1991年   2085篇
  1990年   1824篇
  1989年   1744篇
  1988年   245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Skyhook 阻尼进行柔性隔振平台的主动隔振控制时,可以简单地通过调节控制增益实现对低频段隔振器模态共振响应的抑制,且不影响高频段的隔振性能。在实际使用中,Skyhook 控制有两种常见的实现方式,即积分加速度反馈和积分力反馈。为分析两种实现方式用于柔性隔振平台时所产生的减振效果的差异,基于柔性Stewart 型隔振平台,结合多个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案例开展详细且直观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传统的柔性隔振平台,积分力反馈法会由于实际柔性铰链的残余刚度而不能完全抑制隔振器刚体模态的共振;并且对于有效载荷的低阶模态,同样以抑制低频刚体模态为目的而设计的积分加速度反馈主动控制比积分力反馈法有更好的阻尼效果。最后,给出了对于两种控制方式选取和相应平台设计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热电联产系统能量调度算法计算的复杂度,减少计算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If-Then-Else规则的热电联产系统能量调度方法。通过引入逻辑变量来描述设备的启停状态和工作模式,建立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在模型预测控制的框架下,根据实时电价以及本地能源、电力负荷和热力负荷的预测结果,为模型中的二元决策变量赋值,从而将模型中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在性能上几乎没有损失,平均计算时间降低65%。  相似文献   
3.
尾砂充填是一个复杂工业过程,充填过程中存在大滞后、非线性和时变性特点,传统控制策略效果不佳,难以实现尾砂浓度精准控制,因此需要先进控制算法进行充填浓度的精准控制,提高浓度控制的稳定性。以某黄金矿山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建立充填浓度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模糊内模控制策略,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糊自适应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在MATLAB中进行浓度控制系统仿真。与IMC算法和Fuzzy-IMC算法对比,优化后的模糊内模控制算法具有超调量小、鲁棒性高等优点,浓度控制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在抗干扰性和稳定性方面优于内模控制和模糊内模控制算法,浓度控制误差在2%,比内模控制算法提高3%,明显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彩霞  朱文赫  邵丹  李敏 《丝绸》2022,(5):85-94
文章应用了心理学的“刺激-机体-反应”范式,选取案例企业采用虚拟形象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的广告内容作为刺激变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路径,探究了服装产品中虚拟形象的消费者感知价值对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发布内容的感知形象价值、感知娱乐价值和感知社交价值可以显著影响品牌态度(包括品牌情感和品牌认知),并促进购买意愿。感知信息价值可以显著影响品牌认知,但对品牌情感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可以为品牌服装企业借助虚拟形象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非平稳随机地震激励下顺层岩质边坡的动力可靠性问题,采用振型叠加法和虚拟激励法,建立含多层软弱结构面的顺层岩质边坡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的快速算法,根据响应结果,采用首次穿越破坏准则,进一步推导出非平稳地震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可靠度计算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软件平台编写相应的程序以实现计算数据和结果图形的快速输出。算例分析表明:顺层边坡地震响应随时间和频率同时变化,具有明显的非平稳特性;随着边坡岩块高程的增加,其位移响应的离散程度会增大,而其对应结构面上剪切力和法向力响应的离散程度会减小,且法向力响应的离散程度更小;地震过程非平稳随机性会降低顺层岩质边坡的可靠程度,建立的可靠度计算方法能更真实地反映边坡的实际情况,更偏于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6.
高面板坝的变形对面板的安全运行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已建的高面板坝工程中,因坝体变形大导致防渗面板挤压破损,坝体渗漏量大的实例较多,不得不降低水库水位进行修复处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乃至给大坝的长期运行留下安全隐患。通过发生挤压破损的实例分析,发现变形控制缺乏系统性是发生面板挤压破损的主要因素,为预防面板破损,系统提出了“控制坝体总变形,转化有害变形,适应纵向变形”的坝体变形控制方法,并在使用软硬岩混合料筑坝的董箐面板堆石坝中得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工程运行至今达十余年,未见面板有挤压破损迹象,该方法对建设200 m以上乃至300 m级超高面板坝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俊  石朝欢  林贝清  黄鹤 《中国机械工程》2022,33(14):1741-1750
为减小多轴转向车辆货厢部位的第三轴转向轮转向磨损,要求该车轮与驾驶室部位的前转向轮转角关系满足阿克曼转向原理。针对某型号8×2四轴重型车辆,设计出一种第三轴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对第三轴转向轮转角进行控制,选取典型工况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实车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比基于比例切换函数的滑模控制及开环控制响应更快速、趋近目标值时间及超调持续时间更短、稳态差值更小;与采用机械液压转向系统相比,安装基于该控制器的线控液压转向系统不仅能显著提高第三轴轮胎的转向抗磨损性能,同时也改善了整车的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存在未知扰动条件下板球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指令滤波的误差反步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板球系统模型,引入二阶指令滤波器,滤除小球位置和速度状态变量的噪声干扰。其次,逐步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设计误差反步控制器,克服系统受到的外界干扰,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渐进跟踪控制。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干扰,精确地完成轨迹跟踪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快速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催生了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投入建设施工过程中,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得建筑施工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而建筑的功能也更加全面。很显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始终是重中之重,影响建筑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环境的因素,工艺的影响,设计的原因等等,各不相同,但无论何种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建筑的质量与功能,而严重的质量问题还会威胁到建筑使用者的安全。在建筑质量问题中,结构裂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严重影响建筑质量的问题。如何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利用有效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控制好结构裂缝的产生,就需要从施工技术、工艺、材料、管理等多个方着手。该文就建筑施工结构裂缝的主要现象,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建筑施工结构裂缝的有效控制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概述,说明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