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371篇
  免费   33111篇
  国内免费   17976篇
电工技术   30457篇
技术理论   13篇
综合类   29158篇
化学工业   25541篇
金属工艺   12111篇
机械仪表   24369篇
建筑科学   38668篇
矿业工程   14490篇
能源动力   5388篇
轻工业   27866篇
水利工程   11541篇
石油天然气   16235篇
武器工业   3198篇
无线电   509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719篇
冶金工业   7235篇
原子能技术   1636篇
自动化技术   76919篇
  2024年   1693篇
  2023年   9391篇
  2022年   10772篇
  2021年   12789篇
  2020年   12222篇
  2019年   13138篇
  2018年   6931篇
  2017年   10249篇
  2016年   11265篇
  2015年   13978篇
  2014年   26526篇
  2013年   21304篇
  2012年   24261篇
  2011年   24316篇
  2010年   21975篇
  2009年   22640篇
  2008年   24452篇
  2007年   20303篇
  2006年   17264篇
  2005年   16525篇
  2004年   14234篇
  2003年   12128篇
  2002年   9143篇
  2001年   7540篇
  2000年   6258篇
  1999年   4816篇
  1998年   4187篇
  1997年   3810篇
  1996年   3473篇
  1995年   3122篇
  1994年   2521篇
  1993年   2027篇
  1992年   1920篇
  1991年   1789篇
  1990年   1540篇
  1989年   1429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的多光谱成像技术通常采用光学分光的方式,使用多个探测器对成像场景的光谱图像进行采集,导致现有成像系统复杂,数据量大、效率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基于正交调制模式的光谱编码计算关联成像技术。通过正交光谱编码矩阵融合Hadamard基图案构造投影散斑对宽带光源进行调制,单像素探测器收集成像物体与调制光源相互作用后的反射信号;应用演化压缩技术复原成像物体的混叠光谱图像;利用编码矩阵的正交性质解码出欠采样的光谱分量图像,对分离出的图像应用组稀疏压缩感知算法重构全采样的光谱分量图像,最后融合出成像物体的多光谱图像。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两方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高效性。所提的技术简化了多光谱关联成像系统,降低了数据量。光谱编码方法可以扩展到更多的光谱通道,也可以应用在偏振关联成像、信息加密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3#回转窑Φ4.8 m×74 m,三档支撑,带液压挡轮,斜度4%,设计产量5?000~6?000 t/d。回转窑运行过程中,筒体存在晃动现象,在窑尾密封处观察较为明显,晃动幅度约±20 mm,甚至导致三档托轮基础及周围栏杆也随之晃动。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负荷预测模型能够精准且快速地计算预测值,有利于合理地规划分配电能,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基于MATLAB搭建灰色Elman网络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参考安徽省淮南市"十三五"能源规划[1],以对淮南市进行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为例,同时设置基于MATLAB搭建的Elman网络和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仿真实验.提出灰色Elman网络相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运算精度,灰色Elman网络对比Elman网络有更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洪礼武 《大氮肥》2021,44(2):124-126
在传统检测手段无法满足越来越趋向大型化、超大型化的塔器整体两侧直线度的过程检测和控制保障背景下,打破传统思维,大胆创新检测手段,自行设计开发出超大型塔器整体两侧直线度检测整套技术,充分解决超大型塔器整体两侧直线度的检测难题.  相似文献   
5.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除了蛋白质、脂类、糖类等能量物质外,维生素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是评价其营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是有效保证其质量与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对现有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各方法的前处理及检出限等,为增强检测工作效率,以及食品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主要指的是代谢产物,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有效抑制与消灭,是在动植物、真菌或者是细菌等微生物代谢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在对抗生素进行制备时,主要是通过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以及半合成等几种方式来进行。在食物链传输过程中,可以积累出更多的抗生素,在浓度超出一定的标准范围之后,就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主要针对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经常食用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吕嘉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2):20210038-1-20210038-5
利伐沙班是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它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经常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非瓣膜性房颤的卒中预防。由于利伐沙班在患者体内的浓度会影响其对凝血因子Xa的抑制作用,这导致患者的临床反应有个体差异,影响最终治疗效果。为了更加合理地使用利伐沙班,临床上需要监测人体血液或尿液中利伐沙班的浓度。针对该临床需求,文中基于远红外指纹谱和拉曼特征谱在物质有效识别和定量分析的优势,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系统,针对液体状态下利伐沙班进行识别并定量检测。文中先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利伐沙班的远红外吸收谱随其浓度发生的变化,再通过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系统检测了利伐沙班的拉曼光谱随其浓度发生的变化,最后比较了远红外光谱法与拉曼法的准确率。经过比较,远红外检测的精度比拉曼光谱检测的精度提升2倍。这些结果对临床医学中利伐沙班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肖雄亮  陈长明 《红外技术》2021,43(12):1228-1233
设计了由光源、气室、探测器和控制器等组成的非分散红外吸收系统,往气室内通入不同浓度的多组分气体(含有乙醇、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采用红外光谱仪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得到多组分气体混合光谱图。根据数据集样本求解回归系数,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干扰修正以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乙醇浓度预测的影响。对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真实有效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回归效果,可以用于预测气体浓度,乙醇、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浓度预测误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其中乙醇浓度预测误差最小,不超过2.0×10-4。通过干扰修正尽可能排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能够较准确地预测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蕴含丰富的致密砂岩气资源,近期利用高精度三维资料开展侏罗系沙溪庙组河道砂体勘探取得突出成效。沙溪庙组河道砂体具有横向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因此提高河道砂体的边界识别及其含气性预测精度是致密气地震勘探的关键。通过开展AVO特征低频保护的“六分法”(分类、分频、分时、分域、分步和分区)高保真叠前去噪、近地表Q补偿和OVT域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针对川中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气藏的“双高”(高保真、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并创新应用“双亮点”属性及多波、多分量砂体含气性地震预测等解释技术,提高了含气砂体预测精度。该技术系列在川中沙溪庙组致密气预测应用成果显著,地震数据频带得到了拓宽,低频信息更加丰富,资料信噪比明显提升,河道边界及其含气性预测的精度大幅提高,钻井成功率超过83%,应用成果有力地支撑了该地区沙溪庙组致密气的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 Opmetalminer 软件系统,综合考虑改变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废石混入率 3 种技术参数取值对露天矿最终境界的影响。首先根据矿山的地质数据构建相应的矿床数值模型,主要包括地表标高模型、台阶模型以及品位模型;然后根据矿山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及市场现时价格对境界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基础境界;最后分别对改变废石混入率、改变回采率与废石混入率、改变选矿回收率 3 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单独考虑废石混入率时,废石混入率突破从 8% 降至 7% 的技术瓶颈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同时考虑回采率与废石混入率时,回采率突破从 91% 提升至 92% 的技术瓶颈时,尽管废石混入率从 2% 增至 3%,但依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单独考虑选矿回收率时,选矿回收率突破从 79% 提升至 80% 的技术瓶颈时,可以获得增长幅度最大的境界盈利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