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958篇
  免费   16237篇
  国内免费   9910篇
电工技术   13448篇
技术理论   14篇
综合类   16619篇
化学工业   24178篇
金属工艺   10664篇
机械仪表   10591篇
建筑科学   10502篇
矿业工程   4895篇
能源动力   5032篇
轻工业   16677篇
水利工程   4173篇
石油天然气   7725篇
武器工业   1624篇
无线电   193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986篇
冶金工业   7480篇
原子能技术   3354篇
自动化技术   43822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2100篇
  2022年   4112篇
  2021年   5661篇
  2020年   5003篇
  2019年   4061篇
  2018年   4210篇
  2017年   4239篇
  2016年   5543篇
  2015年   7177篇
  2014年   11189篇
  2013年   11671篇
  2012年   11803篇
  2011年   12120篇
  2010年   9645篇
  2009年   10880篇
  2008年   11140篇
  2007年   13621篇
  2006年   12584篇
  2005年   10801篇
  2004年   8379篇
  2003年   8119篇
  2002年   6965篇
  2001年   5388篇
  2000年   5088篇
  1999年   4420篇
  1998年   3490篇
  1997年   3219篇
  1996年   3280篇
  1995年   3284篇
  1994年   2976篇
  1993年   1841篇
  1992年   1775篇
  1991年   1264篇
  1990年   958篇
  1989年   835篇
  1988年   746篇
  1987年   460篇
  1986年   309篇
  1985年   453篇
  1984年   507篇
  1983年   500篇
  1982年   382篇
  1981年   453篇
  1980年   321篇
  1979年   149篇
  1978年   134篇
  1977年   91篇
  1976年   66篇
  1975年   7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Gas diffusion layer (GD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fuel cel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uel cell performance, GDL has developed from single layer to dual layers, and then to multiple layers. However, dual or multi layers in GDL are usually prepared by layer-by-layer methods, which cost too much time, energy, and resources. In this work, w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facile one-step method to prepare a GDL with three functional layers by utilizing the different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filtration rates of short carbon fiber (CF) and carbon nanotube (CNT). The treatment temperature for this GDL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method. The thickness of the GDL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from as thin as 50 μm to more than 200 μm by simply adjusting the content of CF. The GDL with high flexibility is suitable to develop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electronics. The fuel cell with the GDL has the maximum power density 1021 mW cm?2, which shows 19% improvement comparing to the conventional one. Therefore, this work break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at GDL for fuel cells only can be prepared by very complex and high-cost procedure.  相似文献   
3.
某铅锌矿原矿铅含量为1.26%,含锌6.53%,含硫30.38%。生产上采用“铅锌依次优先浮选-中矿顺序返回”工艺流程,生产指标为铅精矿铅品位50.69%,含锌12.61%,铅回收率75.53%,锌精矿锌品位48.77%,含铅1.59%,锌回收率73.91%。铅锌互含较高,锌精矿指标不理想。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在了解现场生产工艺流程及矿石性质的基础上,针对该铅锌矿开展了详细的选矿工艺优化试验,通过对部分药剂制度进行优化,采用特效捕收剂BK-LY11,同时在锌浮选回路采用中矿再磨工艺,显著改善了铅锌互含情况,有效提高了铅锌选别指标,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优化后获得的铅、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83、8.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铅锌尾矿嵌布粒度细、氧化程度高、泥化严重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浮选试验研究.采用硫化混合浮选的工艺流程,经过一粗五精三扫浮选,在磨矿细度-0.074 mm含量占95%条件下,选取最优参数进行闭路实验,最终获得铅品位15.05%、回收率为34.31%,锌品位39.23%、回收率为49.82%的铅锌混合精矿.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是国家推进碳减排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一方面,各城市间合作程度与对标意愿不够,大多各自设定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规则和制定相应的减缓政策;另一方面,不同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在核算边界、核算内容与重复计算、温室气体核算种类、核算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上述问题增加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分析的复杂性,不利于城市间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框架,是了解和评估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基础。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数据库和案例,研究内容涵盖国际城市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对比与差异性分析,综述了基于3种不同的城市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视角(即基于行政区划边界的核算、基于跨界基础设施的核算和基于城市消费的核算)的应用研究,指出了国内现已公布城市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存在的无法对标的核心,提出构建优先面向国内可对标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框架。研究提出的框架的范围1~3代表不同角度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首先,强调了行政区划内范围1排放的不可或缺性和可比性;其次,对范围2和范围3排放的核算,是对与充分满足城市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具体补充。该框架解决了部分痛点问题,如核算边界应选取我国行政区划边界范围,应涵盖7种温室气体,包括范围1~3面向不同的核算排放主体;而针对当前各城市核算指南中部分排放源尚未涵盖或存在争议、实时动态数据获取难以及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后续实现路径。以对标为目标的核算框架能够帮助决策管理者通过比较了解城市间隐含温室气体排放的流动情况,确定适宜的减排政策,同时从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视角来考量、规划城市低碳转型路径,优化城市管理手段,促进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该框架的有效实施也需要全社会、多行业、跨部门联动,政企民商通力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工业纯铝和混合稀土RE(Ce和La)为原料,制备出Al-8RE、Al-10RE和Al-15RE中间合金,并探讨了Al-RE中间合金对变形铝合金3102的细化机理。结果表明:Al-RE中间合金由α-Al、Al11RE3(Al11Ce3和Al11La3)、Ce和La组成,不同稀土含量Al-RE中间合金微观组织形貌不同,Al-8RE、Al-10RE和Al-15RE中间合金组织分别为亚共晶组织,伪共晶组织和过共晶组织,随稀土含量增加,Al-RE中间合金中Al11RE3相数量增多,尺寸增大;Al-RE中间合金对3102合金具有显著的细化效果,其中Al-10RE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最好;添加Al-RE中间合金可以提高产品性能,当添加10%RE时,性能提升最大。  相似文献   
7.
机场跑道的结构安全、运行安全以及运营管理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和经验分析,该方法存在程序繁琐、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跑道隐性病害,难以满足机场跑道高效运行和全时安全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智能跑道概念,通过智能传感器件对跑道的多维动态信息进行实时感知、统一管理和分析表达,并明确智能跑道的层次架构与主要功能,阐述了智能跑道各项功能的实现路径。依托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跑道建设,建成中国首个跑道道面性状感知系统;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西一跑道建设,建成中国首条智能跑道,该智能跑道能够实现对跑道性状的智能感知、自主分析与风险预警。机场智能跑道技术是“四型机场”与“新基建”战略的具体表现,为我国机场建设提供了引领与示范。  相似文献   
8.
针对服装生产存在的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等普遍现象,提出以模块化为基础的服装智能生产编排算法,以实现混合流水线下多款服装的快速生产。以服装模块划分为基础,建立模块化服装生产排序与工序分配的联合优化数学模型,设计目标追踪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实现模块化服装在同一流水线上的投产排序优化及服装加工工序的自动化编排。以2款相近衬衫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模块化服装混合流水线平滑系数和编制效率分别达到3.359和97.9%,相较于小批量的单件流生产,编制效率和流水线的平衡稳定性均有显著提升。本文研究可为服装智能制造与精益生产的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对Mn18Cr18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拉伸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及断口附近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试验钢的相变及析出相,研究了Mn18Cr18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第Ⅰ脆性区>1200 ℃,第Ⅲ脆性区为850~950 ℃,未出现第Ⅱ脆性区,第Ⅰ脆性区的出现主要是在加热过程中试验钢由γ奥氏体向δ铁素体转变引起的,第Ⅲ脆性区的出现是因为沿晶析出M23C6、M2(C, N)等硬脆相引起的;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随着拉伸温度升高而降低,断面收缩率在1000~1200 ℃温度范围内逐渐增大并表现出极佳的热塑性,断面收缩率均在70%以上,温度超过1200 ℃后断面收缩率急剧下降;Mn18Cr18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热锻温度应选择在1000~1150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试验钢的断面收缩率均在70%以上,并且可以避开第Ⅰ与第Ⅲ脆性区。  相似文献   
10.
We present the Onsager–Stefan–Maxwell thermodiffusion equations, which account for the Soret and Dufour effects in multicomponent fluids. Unlike transport laws derived from kinetic theory, this framework preserves the structure of the isothermal Stefan–Maxwell equations, separating the thermodynamic forces that drive diffusion from the force that drives heat flow. The Onsager–Stefan–Maxwell transport-coefficient matrix is symmetric,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mbues it with simpl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new approach allows for heat to be considered as a pseudo-species and proves equivalent to both the intuitive extension of Fick's law and the generalized Stefan–Maxwell equations popularized by Bird, Stewart, and Lightfoot. A general inversion process facilitates the unique formulation of flux-explicit transport equations relative to any choice of convective reference velocity. Stefan–Maxwell diffusivities and thermal diffusion factors are tabulated for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elium, argon, neon, krypton, and xenon. The framework is deployed to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teady three-dimensional thermodiffusion in a ternary g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