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81篇
  免费   4061篇
  国内免费   1960篇
电工技术   3632篇
综合类   4279篇
化学工业   2538篇
金属工艺   942篇
机械仪表   1150篇
建筑科学   7468篇
矿业工程   1128篇
能源动力   1497篇
轻工业   2234篇
水利工程   3455篇
石油天然气   1461篇
武器工业   187篇
无线电   58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12篇
冶金工业   1241篇
原子能技术   420篇
自动化技术   356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528篇
  2022年   990篇
  2021年   1204篇
  2020年   1269篇
  2019年   1014篇
  2018年   989篇
  2017年   1241篇
  2016年   1169篇
  2015年   1410篇
  2014年   2336篇
  2013年   2205篇
  2012年   2923篇
  2011年   3069篇
  2010年   2328篇
  2009年   2372篇
  2008年   2283篇
  2007年   2722篇
  2006年   2403篇
  2005年   2022篇
  2004年   1619篇
  2003年   1389篇
  2002年   1192篇
  2001年   961篇
  2000年   739篇
  1999年   558篇
  1998年   489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辐射顶板冬季供暖时,室内会出现较大的垂直温差,且不符合人体“头冷脚暖”的需求。为了提高辐射顶板供暖系统的舒适性,分别对辐射顶板结合侧送风、下送风、上送风三种气流组织形式的供暖系统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三种气流组织形式均能提高实验房间的操作温度;其中下送风(450rpm)工况的改善最显著。侧送风和下送风工况能减少室内的垂直温差,降低垂直不满意率,上送风工况增大了垂直温差,垂直不满意率超过20%。三种气流组织形式均能提高辐射顶板的供热能力,其中下送风(450rpm)工况下辐射顶板的供热能力提升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利用蒙特卡罗法对偏振光子在表层叶绿素浓度不同的4个海域中的水下传输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水下量子信道垂直传输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了在4个海域中叶绿素浓度、海水对光信号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随海水深度的变化规律。随后仿真分析了4个海域中偏振光子的散射、衰减和偏振度特性随传输距离的变化趋势,给出了不同传输距离时计算接收总光子数的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海水对光信号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主要受叶绿素影响;随着不同海域的表层叶绿素浓度增大,光子的散射次数增加,最远接收距离减小,光子偏振度略微降低但基本保持不变。研究结果可以为星-潜量子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A double pyrovanadate CaMgV2O7 sample was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solid-state route under an air atmosphere. The nonequilibrium formation pathways of the CaMgV2O7 were investigated via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A multistep reactions path (metavanadates–pyrovanadates–double pyrovanadate CaMgV2O7)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formation of the CaMgV2O7 considering the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factors. The cell unit parameters of the CaMgV2O7 sample indicated the crystallization according to a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12/c1(14), and the lattice parameters of a = 6.756 Å, b = 14.495 Å, c = 11.253 Å, β = 99.12, and V = 108.806 Å3.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lso confirmed the +5 oxidation state vanadium in CaMgV2O7. The endothermic effects at 1033 and 1143 K were related to the incongruent melting and liquidus temperatures of CaMgV2O7, respectively. The comprehensiv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CaMgV2O7 were established in both low- and high-temperature regions, utilizing a physical property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ulti-high-temperature calorimetry (96 lines). The heat capacity (200 J mol K−1) and entropy (198 J mol K−1) at 298.15 K were computed based on the low-temperature heat capacity values, and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at 298.15 K was also estimated. The fitted high-temperature capacity can be used to obtain the changes in the enthalpy, entropy, and Gibbs free energy. This study is part of building a reliable thermodynamic database of the CaO–MgO–V2O5 system.  相似文献   
4.
基于上海城镇污水处理厂AAO-MBR膜工艺长期运行中膜不可逆污染严重、离线化学清洗难以恢复理想通量的问题,对其清洗方式进行改进。在原清洗方式的基础上增加草酸二次清洗,探究污染膜产水能力恢复情况,并通过中试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膜清洗方式改进后,离线清洗对膜污染物的去除更加彻底,清水通量可恢复至新膜的95.1%,较原清洗方式提高了27.2%。在相同通量下中试运行24 d后,膜运行压力比原清洗方式低18.2 kPa,膜污染速率明显减慢。研究通过改进MBR长期运行平板膜的污染物清洗方法,为今后MBR污水厂膜清洗提供参考,具有较好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精准有效地控制试验质量是客观评价武器装备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由此提出基于GERT网络模型的武器装备试验质量控制方法。明确全部样本数据先验信息,使用贝叶斯方法计算参试产品数量,利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得到武器装备试验GERT网络模型并简化转换为确定型网络,构建武器装备试验质量控制模型,引入混合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获得准确的试验参数,且质量控制精度较高,可为武器装备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重力坝的研究大多仅考虑坝体的损伤破坏,而将坝基设为线弹性材料,这可能导致大坝震害情况与实际不符,而考虑坝基塑性损伤能明显减轻重力坝坝体损伤程度,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出大坝的抗震承载能力。本文基于塑性损伤力学理论,以我国西南某拟建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坝体-坝基整体塑性损伤的三维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并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该重力坝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震损情况,并以坝体裂缝贯通上下游为失稳判别标准对该坝的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地震动强度为0.5g时,下游折坡处损伤区域贯通上游,此时重力坝上部坝体可视为脱离块体,重力坝产生失稳,因此可以判定该重力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5g。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雷诺应力模型与体积函数法的等宽明渠交汇流三维数值模型,对7种交汇角和3种流量比的21种组合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基于主流向流速的等值线法定义分离区,对分离区尺度及其三维形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断面涡量值的计算结果对交汇口下游二次流强度沿程分布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当流量比增大或交汇角减小时,分离区的水平尺寸变小,平面形态变狭长;分离区域平均水深随着流量比或交汇角的增大而降低;交汇口下游二次流强度随着流量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在交汇口附近二次流强度受交汇角影响较大,沿主流方向交汇角影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某甲乙酮装置的丁烯水合进料泵(P-101)在运行中存在的效率衰减问题,前期从机械角度出发,对拆解前后的进料泵进行了水力试验,发现流道结垢是造成问题的直接原因,故需要定期对该泵进行除垢。为进一步解决该问题,结合生产工艺,分析了流道结垢的组成和来源,发现循环丁烯介质中携带的聚合物和弱酸性水腐蚀碳钢设备是造成效率衰减的根本原因。对该泵进口的脱丁烯塔回流罐(V-102)实施改造后,衰减速率明显改善,解决了长期困扰甲乙酮装置的不达产问题。  相似文献   
9.
黏土束缚水是储层测井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扩散双电层理论推导出黏土束缚水孔隙度(ϕcw)与阳离子交换量之间的理论公式,通过岩心阳离子交换实验测定ϕcw。依据核磁共振—阳离子交换联测实验,对比分析了传统3ms黏土束缚水T2截止值测定ϕcw的误差,明确了黏土束缚水T2截止值与核磁共振不同截止值计算的ϕcw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变黏土束缚水T2截止值计算模型,从而实现核磁共振测井精细计算ϕcw的方法并给出具体计算步骤。应用效果表明,相比传统3ms核磁共振测井计算的ϕcw,所提新方法计算结果更合理,与岩心分析结论更匹配,是黏土束缚水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In the current work,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achieved to study the proper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Cu–water) nanofluid under the magnetohydrodynamic effects in a horizontal rectangular canal with an open trapezoidal enclosure and an elliptical obstacle. The cavity lower wall is grooved and represents the heat source while the obstacle represents a stationary cold wall.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t of the walls are considered adiabatic.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this investigation are formulated, nondimensionalized, and then solved by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The numerical findings were examined across a wide range of Richardson number (0.1 ≤ Ri ≤ 10), Reynolds number (1 ≤ Re ≤ 125), Hartmann number (0 ≤ Ha ≤ 100), and volume fraction of nanofluid (0 ≤ φ ≤ 0.05). The current study's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flow strength increases inversely as the Reynolds number rises, which pushes the isotherms down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apezoidal cavity. The Nuavg rises as the Ri rise, the maximum Nuavg = 10.345 at Ri = 10, Re = 50, ϕ = 0.05, and Ha = 0; however, it reduces with increasing Hartmann number. Also, it increase by increasing ϕ, at Ri = 10, the Nuavg increased by 8.44% whe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nanofluid increased from (ϕ = 0–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