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6篇
  免费   803篇
  国内免费   644篇
电工技术   558篇
综合类   635篇
化学工业   366篇
金属工艺   227篇
机械仪表   249篇
建筑科学   568篇
矿业工程   123篇
能源动力   120篇
轻工业   90篇
水利工程   52篇
石油天然气   126篇
武器工业   73篇
无线电   10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4篇
冶金工业   77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23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581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ith the blossom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electromagnetic wave technology shows increasingly potential in many fields. Nevertheless, the trouble caused by electromagnetic waves has also drawn extensive attention. For instance,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can threaten information safety in vital fields and the normal function of delicate electronic devices. Consequently,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and interference become an urge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Carbon nanotubes (CNTs) have become a potential candidate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due to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dielectric loss, remarkable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and low density. With the appearance of climbing demands, however, the carbon nanotubes combining various composites have shown greater prospects than the single CNTs in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In this short review, recent advances in CNTs-based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wer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Typically, we introduced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CNTs-based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and generalized the development of CNTs-based microwave absorbers, including CNTs-based magnetic metal composites, CNTs-based ferrite composites, and CNTs-based polymer composites. Ultimately, the growing trend and bottleneck of CNTs-based composites for microwave absorption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some available ideas to more scientific workers.  相似文献   
2.
由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支持节点的移动性,使其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性挑战,很难防御一些极具破坏力的攻击,比如节点复制攻击和女巫攻击等。本文提出了在移动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下一种安全高效的密钥管理方法。所提方法采用椭圆曲线密码学加密算法实现移动节点位置信息到基站的安全上传,以及基于密钥哈希的消息认证码来实现消息源的身份认证。基站则对收集的移动节点位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来协助完成固定节点与移动节点间的身份认证及会话密钥建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密钥建立过程节省了网络资源,同时可有效防御攻击者发起重放攻击、节点复制攻击和女巫攻击等,增强了网络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Increasing the dielectric loss capac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simultaneously introduce multiple types of dielectric losses in the material. In this work, we show that the atomic and interfacial dipole polarizations can be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by substituting N species into both carbon coating layers and bulk TiC lattices of a core-shell TiC@C material. Additionally, substitution of N species results more exposed TiC(111) facets and refines the TiC grain sizes in the bulk material,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enhancing the scattering of the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e maximum reflection loss of the N substituted TiC@C material is measured as ?47.1 dB with an effective absorbing bandwidth of 4.83 GHz at 1.9 mm, which illustrates a valuable way to further tuning the 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is type of materials.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法忽略了对输电线图像的边缘灰度特征检测,导致输电图像轮廓特征不准确,输电线路通道监测出现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成像的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法.构建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成像模型,采用激光传感器实现对双程摆扫激光测距探测节点部署.利用探测模型提取输电线路通道监测双程摆扫激光图像,检测输电线路图像的边缘灰度特征.采用双边滤波器实现对输电线路通道监测的图像增强和降噪处理,构建边缘轮廓特征检测模型,根据图像差异度融合结果实现对输电线路通道监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输电线路通道监测的可靠性较好,监测自动化水平和视觉成像水平较好,提高了输电线路通道监测方法的自适应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A novel image sequence-based risk behavior detection method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risk behavior detection for power maintenance personn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method, the original image sequence data is first separated from the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Then, the free anchor frame detection method is used in the foreground image to detect the personnel and correct their direction. Finally, human posture nodes are extracted from each frame of the image sequence, which are then used to identify the abnormal behavior of the human. Simul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erms of the accuracy of human posture node detection and risk behavior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6.
摘 要:以“角件旋转式连接模块”钢结构节点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不同防火保护条件下节点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不同防火保护条件下节点的变形特点、破坏形态和耐火性能,试验方法遵循国家标准GB/T 9978.1-2008。试验表明:1)钢柱采用三层高性能防火石膏板(15+20+20) mm进行保护、钢梁采用双层高性能防火石膏板(20+20) mm进行包覆的节点试件A,在试验试件193 min内未发生破坏,除节点中间部位部分防火板发生脱落外,试件保护层整体保持较好的完整性,钢柱截面角部的温度测点受两个面的传热作用升温速度较快;由于节点角件的壁厚较厚,其温度整体略低于钢柱与钢梁;钢梁由于截面形状系数较大且防火保护弱于钢柱,钢梁温度较高;从试件的轴向变形曲线中可以看出整个试验过程中试件基本处于受热膨胀状态,未达到耐火极限。2)钢柱、钢梁均用60 mm厚的岩棉(120 kg/m3)及2层12 mm厚纤维增强型硅酸钙板进行包覆的节点试件B,试验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试件发生膨胀,防火板之间的拼缝不断扩大,但防火保护层基本保持相对完好的状态;131 min时试件开始出现压缩变形,为保障试验炉的安全停止试验;试件B各测点的温度分布规律总体上与试件A类似,但各测点升温曲线存在较大的离散性,这可能与该试件的轻钢龙骨变形造成防火板间拼缝扩大有关,炉内热烟气从拼缝进入试件内部,导致各测点的升温存在较大差异;从柱的轴向变形曲线可以看出在约128 min时钢柱已经停止膨胀并出现压缩趋势,表明试件已经开始出现局部或整体屈曲,试件开始进入破坏阶段,根据相关试验经验试件将较快达到耐火极限;试验结束后,可观察到钢柱局部已经发生轻微屈曲;综合判断,该试件基本接近失效状态。3)两个试件的温度曲线在100 ℃左右均持续了一定时间形成曲线平台,这主要是由于防火保护材料中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延缓了温度的升高;4)试件B防火保护层板材的完整性相对较好,但是由于轻钢龙骨受热变形导致拼缝出现了较大的开裂,使钢结构的升温更高,因此采用轻钢龙骨进行固定的防火保护方式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轻钢龙骨并安装牢固。5)试验得出装配式钢结构试验试件在三层高性能防火石膏板(15+20+20) mm的保护下,连接节点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0 h;在双层12 mm厚纤维增强型硅酸板和60 mm厚岩棉的保护下,连接节点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  相似文献   
7.
矿区工程形成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现阶段并没有准确分析方法获得矿区工程事故成因分析方法,因此分析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矿区工程事故成因方法。构建可能导致矿区工程事故发生的故障树,统计矿区工程事故之中各个基础事件发生的概率,根据该概率重要程度描述矿区工程事故发生的概率;结合专家先验知识根据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原理,构建矿区工程事故成因的贝叶斯网络分析模型,将故障树的节点看作贝叶斯网结构的根节点,利用贝叶斯网络强大的推理功能,分析各影响因素导致矿区工程事故发生的概率,获得事故成因分析结果。针对实际案例开展研究后发现,管理因素及人为因素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人员操作违规,都是导致矿区工程事故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制备了Cr/AlCrN/AlCrON/AlCrO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利用GIXRD、SEM、AFM和TEM研究了退火过程中涂层微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涂层在大气条件下、500℃退火1000 h后,其吸收率由退火前的0.910提高至0.922,发射率由退火前的0.151降低至0.114,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微观组织分析表明,AlCrN和AlCrON吸收层在退火过程中发生了部分晶化,形成了氮化物纳米颗粒,这可以增加对光的反射和散射,有助于提高涂层的吸收率;退火后AlCrO减反射层中则形成了少量的Cr2O3和Al2O3纳米颗粒,可以减少涂层表面对太阳光的反射,有助于降低涂层的发射率。同时,退火过程中Al原子向纳米颗粒表面偏聚,并在大气环境下发生氧化形成Al2O3层覆盖在纳米颗粒表面,能够起到阻止纳米颗粒长大的作用,这对于维持AlCrON基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微结构和光学性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涂层中的非晶基体在退火处理中仅发生结构弛豫,并且由于非晶中的原子扩散非常缓慢,有助于抑制高温条件下涂层中纳米颗粒的扩散,保证纳米颗粒不发生团聚。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布式数据存储算法通常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且对海量数据加密时严重浪费计算资源和时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距离拓扑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通过寻找K-距离拓扑子图来实现数据的安全放置,优先选择存取速度更快的节点和自身保护能力强的节点实现总体性能的提升.在Internet 2拓扑图与随机拓扑图下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在满足安全距离约束的条件下选择到最优的数据存储节点,从而减小数据存取时间.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融合节点状态信息的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方法, 通过网络表示捕获节点的局部特征和节点状态信息得到每个账户的嵌入向量, 计算不同账户对应表示之间的相似性发现对齐用户。在2个真实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 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可以对齐更多的用户。在预测不同尺度的top-k时, 提出的方法在网络结构较稠密的Twitter-Foursquare数据集上能够在top-9时对齐准确率达到50%且在稀疏且大网络数据集DM-ML上相比其他方法对齐准确率提高12.06%~36.62%;在分析F1-score时, 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对齐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