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75篇
金属工艺   6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宁 《炭素技术》2004,23(5):36-40
能否取消炭素罐式煅烧炉蓄热室,关键在于当空气预热程度降低时挥发分燃烧能否达到煅烧所需的温度(质的要求);能否取消外加燃料系统,真正作到无燃料煅烧,关键在于挥发分燃烧提供的热量能否满足煅烧需要的热量(量的要求)。从理论计算和实际经验两个方面对罐式煅烧炉的几个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并从炉子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NS—A型分解炉十分之一的冷态模型测试了炉、窑两路气的管道阻力特性,分解炉内的流场及物料停留时间.测试说明:1要注意调节炉、窑两路气的管道阻力.以满足需要的流量分配;2分解炉内气体流动几乎是平推流,返混小.固气停留时间比较小,要使燃料充分燃烧,必须考虑足够大的炉容;3由于炉内物料有分层现象.减小了分解炉的有效容积,因此设计分解炉要尽量避免该种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气体悬浮焙烧炉工作原理的研究,就气体悬浮焙烧炉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影响产量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运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方法对分解炉炉内温度场进行研究的过程.首先建立了分解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煤粉燃烧,CaCO3分解过程的数学模型及相应的数值解法思路.并介绍了建立炉内二维温度场和三维温度场的可视化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流态化闪速焙烧炉的工艺特点,对替代燃料——焦炉煤气在流态化闪速焙烧炉上的使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焦炉煤气在闪速焙烧炉燃烧时对闪速焙烧炉系统热工制度的影响及焦炉煤气在闪速焙烧炉使用时的安全操作、联锁保护和仪器监控措施,与使用重油燃料作比较,具有明显的节能效益、管理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气体悬浮焙烧炉的热效率,对某厂氧化铝焙烧系统进行了热工测试和热平衡计算,分析结果发现,影响焙烧产量和能耗的主要因素为空气过剩系数、氢氧化铝水分和主炉温度。针对炉子用能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降低氢氧化铝水分和主炉焙烧温度、减少炉体散热损失、加强余热回收,降低废气排放温度、降低氧化铝排料温度等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碳素环式焙烧炉的温度控制和燃料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8.
SLC-S分解炉气固两相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系统测定分解炉内气体三维流场、分解炉阻力特性和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等试验研究,结合华新水泥厂煤质研究结果,以及同其它分解炉型的对比,全面地探讨了SLC—S分解炉内气固两相运动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SLC—S分解炉的气体流场具有明显的受限喷腾床的特征,利于物料的分散,从而保证了物料停留时间的有效性.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横向混合,使得分解炉的容积利用率明显过低.鹅颈管虽能延长物料停留时间,但由于内部物料基本是柱塞流,料气停留时间比值很低,更降低了分解炉整体的空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TSD型分解炉的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理论及试验研究,,开发了适用于无烟煤煅烧的TSD型分解炉,并结合工程实践应用,将TSD型分解炉成功应用于2500~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有两条5000t/d耗、电耗较高,熟料的后期强度也不理想。为此,我公司全面了解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生产线提产增效技术改造,有效提升熟料线产能,两条线熟料产量均达到6100t/d以上,经济运行指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