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05篇
  免费   2990篇
  国内免费   2499篇
电工技术   4051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6872篇
化学工业   9935篇
金属工艺   1961篇
机械仪表   3634篇
建筑科学   4921篇
矿业工程   2795篇
能源动力   1000篇
轻工业   4715篇
水利工程   1517篇
石油天然气   5312篇
武器工业   470篇
无线电   49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57篇
冶金工业   3209篇
原子能技术   426篇
自动化技术   1353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807篇
  2021年   1147篇
  2020年   1147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821篇
  2016年   1009篇
  2015年   1331篇
  2014年   3722篇
  2013年   2885篇
  2012年   4072篇
  2011年   4292篇
  2010年   3785篇
  2009年   4011篇
  2008年   3510篇
  2007年   4741篇
  2006年   4704篇
  2005年   4542篇
  2004年   3963篇
  2003年   3872篇
  2002年   3192篇
  2001年   2869篇
  2000年   2376篇
  1999年   1799篇
  1998年   1441篇
  1997年   1124篇
  1996年   944篇
  1995年   822篇
  1994年   630篇
  1993年   416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257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9篇
  1961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基喷气燃料是指全部或大部分来源于生物资源的喷气燃料,符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以生物质基喷气燃料替代传统石油基喷气燃料有助于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远大目标。在阐述生物质基喷气燃料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及生物质基喷气燃料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密度的生物质基喷气燃料是未来喷气燃料的发展方向,具有多环结构的生物质是合成高密度生物质基喷气燃料组分的优质原料;同时,总结了高密度生物质基喷气燃料组分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生物质基喷气燃料未来的发展及挑战。  相似文献   
2.
3.
针对某炼油装置氮气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提出采用变压吸附(PSA)制氮设备,利用空压站净化风生产氮气方案,(1)降低空压站多余风量放空,减少浪费;(2)正常生产情况下,利用PSA设备生产氮气,对供氮管网压力调节。针对上述方案,结合空压站供风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利用PSA制氮设备满足炼油装置高峰用氮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新建的3 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其配套使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催化剂级配技术,并实施了可根据原料供应及市场产品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切换的2种生产技术方案。1 a的安稳生产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以直馏柴油为主原料,通过分馏塔的馏分切割及其侧线抽出,实现了稳产国Ⅵ柴油并兼产喷气燃料技术方案的工业化应用;在实施以兼产喷气燃料为主的生产技术方案时,通过调整常一线柴油的掺炼量,不仅可以生产含硫量小于10.0 μg/g的精制柴油产品,同时兼产所得到的喷气燃料产品含硫量小于0.5 μg/g,赛波特颜色号值大于30;在实施主产精制柴油组分方案时,通过掺炼质量分数为20%~40%的催化柴油,并使所提炼得到的精制柴油组分含硫量小于6.0 μg/g的前提下,这些精制柴油组分产品既可直接作为满足国Ⅵ柴油产品出厂待售,也可作为柴油调和组分储存待用于产品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In this work, we have elucidated the pH-induce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bismuth molybdate photocatalyst based on a hydrothermal synthesis route. With increasing the pH value of precursor solution, pure Bi2MoO6 was synthesized at pH 2–5, Bi2MoO6-Bi4MoO9 mixture was obtained at pH 7–9, pure Bi4MoO9 was obtained at pH 11, and pure α-Bi2O3 was derived at pH 13. The as-derived samples mainly present particle-like shapes but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except the observation of Bi2MoO6 nanowires in sample S-pH9).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between the samples were compared via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MB) under irradiation of simulated sunlight. The Bi2MoO6 sample synthesized at pH 2 exhibited the highest photodegradation performance (η(30 min) = 89.8 %, kapp = 0.05007 min?1) among the samples. The underlying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and degradation pathways of MB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Moreover, the photodegrad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Bi2MoO6 photocatalyst was further evaluated at different acidic-alkaline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in degrading various color and colorless organic pollutants,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insight into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6.
Hydrogen is gaining increased attention from industries and policymakers in China. However, most of the current demonstration projects in the country have relied on conventional energy sources, including industrial byproduct hydrogen and grey hydrogen produced from fossil fuels. Moreover, strategies and policy frameworks leading to a shift to green or low-carbon hydrogen have neither been explored in-depth nor been identified clear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This study aims at bridging such gaps. Roadmapping techniques enhanced by the Delphi method and SWOT analysis are used to survey hydrogen energy experts from government bodies, industries, and academia to achieve basic agreement on strategically enabling large-scale green hydrogen demonstrations followed by commercialisation in China. The outcome of two rounds of surveys showed that experts' opinions converged on a strategic roadmap with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needed in each stage are evaluated and selected to form a systemic framework.  相似文献   
7.
电子雷管技术提高了爆破器材的本质安全。通过对电子雷管技术发展历程的介绍,对其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电子雷管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爆破器材安全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今后推广应用中还需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对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后分析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该技术的相关特点给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管线布置优化方法难以在优化过程中得到全局搜索的最优解,导致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面向智慧小镇建设设计一个新的机房电气管线多目标优化布置方法。设置电气管线约束条件,将电压均值、单位时间内电流量、电气管线损耗恢复能力作为目标函数。优化管线布置全局搜索,使用交叉操作的方式不断得到更优解。建立多目标优化电气管线模型,得到电气管线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可知,该管线布置方法在算法测试中优于常规的3种算法,且在安全性能的检测中只与标准最优值相差6.22×104,3个常规方法与标准最优值的差距为6.813×104、7.6×104、8.32×104,因此可知该多目标优化的管线布置方法可以得到更优解。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通讯采取标准化模式主要以TCP/IP协议为载体,通讯的优越特性体现在同时具备便捷性与开放性,为办公提供很大的便利,但基于网络系统也会入侵病毒、也会给信息数据与办公体系安全性造成威胁,直接影响企业综合稳定发展。据此,为保障办公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及安全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