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21篇
  免费   9778篇
  国内免费   6100篇
电工技术   10123篇
技术理论   20篇
综合类   13406篇
化学工业   5436篇
金属工艺   2571篇
机械仪表   6866篇
建筑科学   17846篇
矿业工程   4625篇
能源动力   3126篇
轻工业   2632篇
水利工程   5859篇
石油天然气   3046篇
武器工业   1243篇
无线电   89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85篇
冶金工业   5851篇
原子能技术   654篇
自动化技术   24741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1128篇
  2022年   2134篇
  2021年   2677篇
  2020年   2938篇
  2019年   2105篇
  2018年   1980篇
  2017年   2588篇
  2016年   3105篇
  2015年   3469篇
  2014年   8195篇
  2013年   6970篇
  2012年   8371篇
  2011年   8692篇
  2010年   6713篇
  2009年   7083篇
  2008年   7065篇
  2007年   8586篇
  2006年   7430篇
  2005年   6256篇
  2004年   5272篇
  2003年   4594篇
  2002年   3669篇
  2001年   2892篇
  2000年   2341篇
  1999年   1756篇
  1998年   1291篇
  1997年   1013篇
  1996年   836篇
  1995年   744篇
  1994年   591篇
  1993年   444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225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104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8篇
  1961年   8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东部分山地丘陵为研究区域, 分析了数字高程模型AW3D30、SRTM3 V4.1和ASTER GDEM V3的高程精度。利用车载动态PPP技术对沿广州、惠州、韶关、清远约730 km的线路进行了数据采集, 并由CSRS-PPP定位服务系统解算得到动态点的WGS84坐标, 再通过重力场模型EIGEN-6C4将动态点的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 最后对3种数字高程模型进行高程检核。结果表明: AW3D30、SRTM3 V4.1和ASTER GDEM V3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55、0.17、1.59 m, 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78、5.84、8.88 m。3种数字高程模型的平均误差在不同海拔区间差异明显, 其中AW3D30在不同海拔区间的平均误差振幅相对较小, 在2.18 m以内; SRTM3 V4.1的平均误差与海拔为负相关关系, 平均误差随着海拔的升高由正值逐渐转为负值; ASTER GDEM V3的平均误差在(0 m, 250 m]海拔区间为2 m左右, 在(250 m, 800 m]区间为-2.28 m。AW3D30的均方根误差与标准差整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SRTM3 V4.1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ASTER GDEM V3无显著规律, 在(100 m, 250 m]区间优于7.69 m, 在其余区间优于9.86 m。  相似文献   
2.
刘颖 《铸造工程》2021,(3):58-60
针对熔模精铸存在生产工艺流程长、涉及到的主辅材料多、生产环境较差等现实问题,通过推行5S管理方法,持续促进现场改善,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保障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旨在确定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ESS)的最佳配置,以应对主动配电网(ADN)中风力发电的集成。相应地,提出了一种考虑储能的动态效率和寿命的电池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与以前的研究不同,所提出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中考虑了VRB的动态效率和寿命。此外,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风电消纳、减少负荷中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网损、VRB ESS的投资成本等综合收益,以经济指标用于评估VRB ESS的渗透率,设计的VRB ESS可以使得ADN的经济性达到最佳。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对提出的电池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主动配电网的潮流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4.
使用马来酸酐(MA)、乙酸乙烯酯(VA)、乙烯基磺酸钠(VS)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合成了一种四元共聚物阻垢剂MA-VA-VS-AMPS,并探究其在高Ca2+质量浓度和高矿化度环境中的阻垢机理。采用FT-IR分析阻垢剂结构,研究了阻垢剂质量浓度、Ca2+质量浓度、溶液温度和pH值等因素在静态条件下对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流动测试方法评价阻垢剂在动态条件下的阻垢率;采用Materials studio(MS)中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阻垢剂与CaCO3之间的结合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CaCO3晶体的形貌和晶型。结果表明:在静态测试条件下,MA-VA-VS-AMPS的阻垢率是99.3%;在动态测试条件下,MA-VA-VS-AMPS的阻垢率为96.8%,且阻垢剂使CaCO3发生变形, Ca2+和阻垢剂中的O之间形成了化学键,阻垢剂与CaCO3发生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线零售商在不完全需求信息下的单产品定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摇臂赌博机的产品定价算法。为了提升多摇臂赌博机算法在定价问题中的效果,该算法利用了需求曲线的单调性,并加入了消费者偏好识别。对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进行分析得到消费者购买概率,将在线零售商的定价问题建模为多摇臂赌博机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定价算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相关算法的定价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在线零售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的4因子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CCD)优化了库车小白杏混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乳酸发酵工艺,并采用Logistic方程建立乳酸菌生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温度为37.0 ℃,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配比为2.6:1,接种量为5.0%,发酵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杏汁中的SOD活性为309.60 U/g,感官评分为54.18分;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拟合度分别为0.9970、0.9913,说明拟合曲线与乳酸菌生长量和SOD活性的实验数据有很高的相关性,能很好地模拟小白杏乳酸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在电网调度运行的实际生产中,需要综合多个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电力运行信息。当前,省地县调度业务多通过调度电话或者邮件联系,同时业务系统分布在不同安全分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文章阐述了电网省地县调度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其具备提供数据收集、存储、自定义报表、数据加工等功能,使省地县调的纵向数据传输能力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检重秤测量过程中受振动干扰影响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外部输入非线性自回归模型(NARX)的动态神经网络系统辨识的抗振新方法。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的冗余分布,对检重秤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估计,结合空载传送情况下称重传感器由振动干扰产生的误差,利用动态神经网络对振动干扰信号进行自动辨识,建立振动信号分析模型,用以匹配消除动态检重信号中的振动扰动。在共振状态下,与滑窗滤波、自适应陷波等传统抗振方法进行的仿真与测试实验对比,证明基于多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称重抗振性能更优,最终实现运行速度达2 m/s,最大秤量200.0 g,满足国家标准《GB/T 27739-2011自动分检衡器》XIII级要求的检重秤搭建。  相似文献   
9.
固定凡尔是抽油泵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中固定凡尔球的运动规律决定了泵内流体的吸入过程。为研究固定凡尔球的运动规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运用动网格技术和接触压力方法,解决了固定凡尔球运动、启闭引起的网格质量和触壁反弹的问题。分析了冲次、泵内流体粘度对固定凡尔球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冲次对固定凡尔球上升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黏度对固定凡尔球升程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In recent year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being increasingly utilised in disaster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e public is engaged with AI in various ways in these activities. For instance,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s developed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to handle the tasks of collecting data through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increasing disaster awareness through serious gaming applications. Nonetheless, there are limite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and understanding on public perceptions concerning AI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Bridging this knowledge gap is the justification for this paper. Th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dopted involved: Initially, collecting data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from residents (n = 605) of three major Australian cities; Then, analysis of the data using statistical modelling. The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a) Younger generations have a greater appreciation of opportunities created by AI-driven applications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b) People with tertiary education hav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nefits of AI in managing the pre- and post-disaster phases, and; (c) Public sector administrative and safety workers, who play a vital role in managing disasters, place a greater value on the contributions by AI in disaster management. The study advocates relevant authorities to consider public perceptions in their efforts in integrating AI in disast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