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13篇
  免费   4225篇
  国内免费   2678篇
电工技术   2405篇
综合类   2962篇
化学工业   2633篇
金属工艺   581篇
机械仪表   1496篇
建筑科学   1168篇
矿业工程   700篇
能源动力   692篇
轻工业   1826篇
水利工程   749篇
石油天然气   1044篇
武器工业   446篇
无线电   39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80篇
冶金工业   631篇
原子能技术   173篇
自动化技术   939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794篇
  2021年   889篇
  2020年   1015篇
  2019年   873篇
  2018年   810篇
  2017年   1016篇
  2016年   1091篇
  2015年   1243篇
  2014年   1802篇
  2013年   1749篇
  2012年   2266篇
  2011年   2287篇
  2010年   1834篇
  2009年   1737篇
  2008年   1730篇
  2007年   1929篇
  2006年   1597篇
  2005年   1371篇
  2004年   1094篇
  2003年   974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647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355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导陈垃圾在滚筒筛中的运动方程并求数值解,按最大位置角将陈垃圾运动模式划分成滚落、抛落、圆周运动,给出不同筛筒转速、半径、动摩擦因数下的运动模式判别云图. 滚筒筛试验结果显示,陈垃圾运动的最大位置角随转速的升高先增大后不变,转速超过50 r/min后垃圾进行圆周运动. 陈垃圾滚筒筛的筛分效率随转速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抛落差的增大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原料水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 基于试验结果,给出滚筒筛最优转速取值云图,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垃圾动摩擦因数及滚筒半径选择最优转速,同时减小水的质量分数以提高筛分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工业CT图像转换为3D打印G代码方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邻层数据匹配的工业CT图像直接转换成G代码的方法。首先采用Canny算子提取工业CT图像的轮廓,然后处理轮廓分叉问题,实现邻层间几何信息数据匹配,其次进行邻层间轮廓插值以满足3D打印层间厚度要求,从而避免"阶梯效应",最后通过填充编码得到用于3D打印的G代码。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轮毂CT图像转换为G代码的时间为10.5 s,耗时远小于其他间接转换方法;3D打印出的轮毂无"阶梯效应",平均尺寸误差率为0.2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涉及中间格式,转换效率高,转换误差与传统方法相当,适用于具有复杂内腔结构的零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塔式起重机起重量限制器现场检验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利用夹绳器及施力装置配合的无载荷试重系统模型,拟解决现场难以配备标准重物及检验成本过高的问题,并通过模拟塔式起重机钢结构受力情况,分析了该理论模型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刘子龙  王晨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2):3796-3800
主流的目标跟踪算法只使用可见光(RGB)图像进行跟踪任务,当跟踪场景的光照条件较差时,表征颜色和纹理特征的可见光图像会严重限制跟踪器的跟踪性能.针对单一模态目标信息存在缺失的问题,在Siam-FC网络模型以及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模态权值自更新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根据红外图像可以采集运动目标热信息的特点,有效利用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在目标跟踪领域的互补优势;使用较浅的特征提取网络AlexNet即可提取到运动目标具有鲁棒性的特征,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跟踪模型的跟踪速度.在公开数据集OTB2015和红外—可见光数据集RGB-T210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目标跟踪算法在各种跟踪场景下都取得了较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双目立体匹配技术发展迅速,高精度、高分辨率、大视差的应用需求无疑对该技术的计算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立体匹配算法固有的计算复杂度正比于视差范围,已经难以满足高分辨率、大视差的应用场景。因此,从计算复杂度、匹配精度、匹配原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PatchMatch的半全局双目立体匹配算法,在路径代价计算过程中使用空间传播机制,将可能的视差由整个视差范围降低为t个候选视差(t远远小于视差范围),显著减少了候选视差的数量,大幅提高了半全局算法的计算效率。对KITTI2015数据集的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以5.81%的错误匹配率和20.2 s的匹配时间实现了准确性和实时性的明显提高。因此,作为传统立体匹配改进算法,该设计可以为大视差双目立体匹配系统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对膨胀土进行判别和分类的新指标——最大面积收缩率(SCR),其定义为最大面积收缩率试验中试样干燥后收缩裂隙的总面积与试样初始面积的比值。通过对不同地区土样开展试验,研究了制样初始含水率、初始厚度、接触面粗糙度以及环境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对SCR作为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指标的可信度与可靠度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利用SCR对膨胀土进行分类的界限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和界面粗糙度对SCR用于膨胀土的判别和分类没有影响;当初始厚度限制在8 mm以内时,可以忽略厚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建议烘干温度为105℃。SCR与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线性相关,能较好地反应膨胀土的胀缩特性;SCR与标准吸湿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线性相关,体现出利用SCR对膨胀土进行判别与分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最大面积收缩率试验操作简单、周期短且可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7.
可变频率变压器(VFT)是一种能连接异步电网的新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设备,其可传输功率的容量是重要的性能指标。针对传统控制策略未考虑转差率增大可能导致转子绕组超过额定容量的问题,对不同的转差率和定子无功功率情况下定子有功功率最大值进行研究;详细研究了采用串联变换器的VFT系统运行特性;对不同转差率进行了详细的工况分析。推导出最优定子无功功率给定值与转差率、额定视在功率和实际吸收无功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并提出了VFT的最大功率传输(MPT)控制策略;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提出的MPT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PT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VFT的可传输功率,实现VFT的最大功率传输。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安全为第一因素的路线规划导航系统,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OD(Origin-Destination)的路段选择,综合考虑贵阳市交通事故数据和天气数据两大影响线路风险系数的因素。建立泊松分布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分析区域内交通事故易发点在晴天、阴天、雨天发生交通事故点概率和路线概率,构建风险系数指标。针对模型求得的路线安全系数采用最大决策法选出最优安全路线。结果表明,贵阳市不同天气下发生的交通事故频率有差异,检验每个地点发生交通事故数服从泊松分布;现有导航软件推荐的第一路线并不是最优路线,第二条路线才是安全系数最大的路线。基于泊松分布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计算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为现有导航软件中增添了安全系数为第一参考值的人性化设置,有较好的社会价值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自训练迭代过程中错误标记样本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密度峰值和切边权值的自训练算法。用密度聚类方法发现数据集的空间结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未标记样本进行标签预测。用切边权值作为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判断样本是否被正确标记,进而用正确标记样本逐步扩充有标记样本集合,直至所有未标记样本标签预测完成。新算法既充分利用了样本数据的空间结构信息,又解决了部分样本被标记错误的问题,提高了算法的分类准确率。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上实验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陈雪  陈大才  李继宇  郭智源  唐琦 《中州煤炭》2021,(4):197-201,206
为了有效把控配电网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复合赋权的配电网建设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配电网工程建设主要评估指标,建立配电网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AHP方法和反熵权法,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复合赋权,最终建立基于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评价方法对实际配电网工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复合赋权的配电网建设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及客观地对各个配电网工程进行有效评估,结合实际数据以及项目建设情况,能够得到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实施有效改善措施。该方法能够为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