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1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447篇
电工技术   255篇
综合类   519篇
化学工业   90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31篇
建筑科学   113篇
矿业工程   211篇
能源动力   52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72篇
石油天然气   3713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6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篇
冶金工业   52篇
原子能技术   97篇
自动化技术   16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张锋  田立立 《同位素》2019,32(3):133-150
随着核仪器技术的进步以及安全健康的工业发展需求,具有人工可控性的中子源及X射线源逐步在测井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为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可控中子及X射线源测井技术是以中子发生器或X射线管产生的中子或X射线与地层物质作用,通过探测中子、伽马或X射线从而进行地层孔隙度、密度、油气饱和度和元素含量的测井技术。本文概述了可控中子及X射线源测井技术,回顾了其发展历程;介绍了可控中子及X射线测井技术在数值模拟、仪器研制及数据处理方法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并展望了可控中子及X射线源测井技术的发展前景,认为未来可控中子及X射线源测井技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分析不同射线在能量、时间及空间的分布规律,开展探测理论基础研究;联合不同学科优势,开展多类型多模式的新型仪器研制;增强谱数据校正及解析方法研究,开展谱信息综合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井评价是建立在单井精细解释对比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储层及含油气性平面分布规律的技术方法,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区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因而利用多井评价结果确定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15口井的成像测井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发育各分带的标准成像图版,利用交会图及直方图分析各分带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识别岩溶发育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地区茅口组岩溶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残积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及受岩溶作用较弱的基岩;②风化壳残积带在成像测井图像显示为"暗—亮—暗"条带状模式,垂直渗流岩溶带为垂直线状与暗色斑状组合模式,水平潜流岩溶带为水平线状—层状与斑状组合模式,基岩整体显示为亮色块状模式偶见线状或斑状特征;③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的顶部;④该区茅口组岩溶发育主要受裂缝发育控制,而裂缝发育又与断层关系密切。结论认为,该新方法对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多井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风险探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地层压力测井解释方法较多,但大多数方法基于欠压实沉积理论并局限于单一的地层岩性,尤其是针对盆地边缘山前深层构造,单一测井参数确定地层压力误差较大,且无法解释沉积压实机制以外的异常高压。为此,将多种异常高压机制相关的测井参数进行综合解释,建立适合山前复杂构造的地层压力测井多参数计算模型,评价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背斜高探1井的地层压力剖面,其计算结果与钻井实测数据吻合,相对误差小于3.00%.同时,基于原始沉积加载—卸载过程力学原理,利用地层压力测井多参数分析判别出高泉背斜深层各层系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源距与屏蔽体厚度是直接影响可控中子孔隙度测井仪器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参数。源距不仅影响测井仪器的测量误差,还影响测井仪器对地层孔隙度的灵敏度。屏蔽体厚度是保障测井响应完全反映地层的重要参数。从灵敏度、屏蔽率以及误差3个方面确定可控中子孔隙度测井仪器的源距与屏蔽体厚度。研究结果表明:近探测器源距越小,测井仪器灵敏度越高;近远探测器的间距对测量误差的影响随间距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当屏蔽率在70%以上且屏蔽率随厚度的变化较为缓慢时的屏蔽体厚度可作为屏蔽体最低厚度。  相似文献   
5.
陈熹 《当代化工》2015,(2):328-330
由于长岭凹陷区经过近60年的勘探开发,再加上井场井眼条件的差异、测井系列、仪器刻度、测量时间及操作者不同等因素,使得各测井曲线存在系统误差。因此在开展储层参数研究和有效厚度划分时,为消除这些非地层因素对原始资料的影响,有必要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以保证解释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测井曲线标准化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其中定性方法主要包括直方图法标准化校正、均值法标准化校正和重叠图法标准化校正;定量方法则为趋势面分析校正法。本论文利用Matlab软件,采用趋势面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的井进行测井曲线标准化。结果表明经过趋势面法标准化校正能够消除不利因素,准确的提取出测井曲线中的各种有用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随钻测量系统的姿态估计精度,克服传统算法对于非平稳信号处理的局限性,提出基于ARIMA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随机漂移误差的ARIMA模型,根据实测数据的ACF和PACF,确定微机械陀螺仪模型的各个参数,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处理。实验对模型的拟合残差均值与方差作了比较分析,通过卡尔曼滤波处理,ARIMA模型数据零偏减小了1个数量级,滤波方差相比传统AR模型减小了42%。所建立的ARIMA模型与传统时间序列方法建模相比,降低了模型预测误差,滤除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误差更为明显,模型对提高陀螺仪输出精度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和计算机网络与企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了很多业务系统,对各个系统之间数据同步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针对此需求,基于RabbitMQ消息队列中间件,本文设计并实现基于不可靠通信链路的数据共享模块,解决在企业内部两级数据中心之间的双向数据同步问题,并通过RabbitMQ的消息确认机制和持久化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送达、无丢失。经过实践证明,该数据共享模块功能稳定,可提高两级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效率并保证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联网(IoV)环境下消息传输效率低下、网络资源开销较大等诸多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城市交通场景下基于车辆节点认知交互的路由算法。首先,依据信任理论提出节点认知交互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车联网中的车辆节点进行分类,赋予它们不同的认知交互度初值;同时还引入车辆节点交互时间、交互频率、车辆节点物理间隔距离、间隔跳数以及消息生存时间等影响因子,进而构建了车辆节点认知交互评估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并更新节点的认知交互度,并通过比较对应车辆节点间的认知交互度值来选取认知交互度相对较高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节点进行消息转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Epidemic和Prophet路由算法相比,所提路由算法有效提高了消息投递率并降低了消息投递时延,同时显著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开销,有助于提升车联网环境的消息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器无法保证下发的网络策略能够在转发设备上得到正确执行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转发路径监控安全方案。首先以控制器的全局视图能力为基础,设计了基于OpenFlow协议的路径凭据交互处理机制;然后采用哈希链和消息验证码作为生成和处理转发路径凭据信息的关键技术;最后在此基础上,对Ryu控制器和Open vSwitch开源交换机进行深度优化,添加相应处理流程,建立轻量级的路径安全机制。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保证数据转发路径安全,吞吐量消耗比SDN数据层可信转发方案(SDNsec)降低20%以上,更适用于路径复杂的网络环境,但时延和CPU使用率的浮动超过15%,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井间是剩余油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探测井间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提出了基于全空间几何因子的瞬变电磁井间勘探方法。在本井使用线圈发射、邻井使用线圈接收,根据瞬变电磁场理论,在阶跃信号的激励下发射线圈在地层中激发出沿圆周方向的闭合瞬变电场,该电场在导电地层中产生与地层电导率呈正比的涡流。由Doll地层环模型可知,地层中的涡流在空间任意点激发得到与地层电导率成正比的二次场响应信号(有用信号),并可表示为空间各点电导率的加权平均值,其权重即为井间瞬变电磁勘探的全空间几何因子;全空间几何因子集中分布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附近,其它区域分布较少,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两侧呈现不同的极性;对瞬变电磁响应与地层电导率、井间距和源距的变化规律研究可知,瞬变电磁井间勘探有用信号随着地层电导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井间距的增加单调减小,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处于同一深度时该响应信号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