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6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264篇
电工技术   399篇
综合类   473篇
化学工业   259篇
金属工艺   122篇
机械仪表   221篇
建筑科学   143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55篇
水利工程   37篇
石油天然气   74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4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6篇
冶金工业   194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3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分析普通刨花板、定向刨花板、细表面定向刨花板和轻质高强刨花板产品的特点及其在定制家居中的应用情况。普通刨花板仍是定制家居产品制造中最主要的刨花板类型。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生产技术的提升,轻质高强刨花板在定制家居产品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成形方式对白叶红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白叶1号鲜叶为原料, 采用相同的萎凋、揉捻、初烘程序, 用不同的干燥做形方式制成不同形态的红茶,以感官审评结合理化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形态的红茶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 通过不同干燥成形方式获得了卷曲形、毛峰型、针形、扁形4种形态的红茶。4种红茶茶黄素、茶红素及氨基酸含量稍有差别,针形红茶茶黄素、类黄酮与氨基酸总量略高, 有利于提高其饮用价值,但4种红茶色、香、味感官品质总体接近。二次干燥(足火)-成形过程促使不同形态白叶红茶香气组成发生一定变化, 进而对红茶香型产生了细微影响,4种红茶以甜香为基本香型,卷曲型红茶香气特征偏于花香,扁形红茶略带果香。结论 毛火过程对白叶红茶品质的形成和固定具有关键意义, 干燥成形方式不改变总的香气特征, 但可使白叶红茶的具体香型发生细微分化。  相似文献   
3.
电网发生故障或扰动可能造成光伏并网点电压跌落,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光伏发电站有必要具备在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内保证不脱网运行的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无功补偿的光伏并网低压穿越控制策略。该方法在检测到电压跌落时,通过断开外部电压环路将双闭环控制模式更改为单电流环路操作模式,采用改进后的无功补偿控制策略防止逆变器产生过电流,为电网电压提供无功补偿,较好实现不脱网运行。最后利用Matlab / Simulink软件比较和分析低压穿越控制策略前后的相关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增加,并且能提供无功功率来支持电网电压,以在电网电压骤降期间实现低压穿越。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develops a new transmit beamforming for an integrat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canning dual-function radar-communication(DFRC) system. Differing from the related some works using beampattern sidelobe level to communication, we exploit the fact that transmit beamforming weight vector u k in direction θ and weight vector u *k in direction-θ can achieve the same spatial power distribution, and formulate a new transmit beamforming vector design problem accounting for some extra sidelobe level constraints. By doing so, the number of the transmit beamforming weight vectors and the computing demand in the multi-user communication(MUC) scenario can be reduced. Finally, th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design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sign strateg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激光刻痕工艺参数对取向电工钢表面的磁畴形貌、刻痕线宽度和铁损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激光刻痕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刻痕后取向电工钢表面的磁畴宽度明显细化,且随着输入电流的增加,磁畴宽度先减小后增大;刻痕线宽度随着输入电流的增加而增大。对于本次试验样品,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激光刻痕工艺参数为电流为 12 A,激光频率为 5 kHz,刻痕速度为 800 mm/s,该参数下铁损改善率可达 11.81%。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杂环境下车道线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向距离变换耦合多粒子滤波器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四点透视映射方法,将输入图像转换为鸟瞰图,使车道边界平行,便于车道检测。引入定向距离变换(oriented distance transform,ODT),将鸟瞰图边缘像素标记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最近的点,寻找初始边界点。其次,利用车道中心、中心到左右边界的角度以及左右车道边界的切角来构建车道线模型,通过分别考虑两个独立的4D粒子空间,以应用于左右车道边界。随后,在车道模型引入多粒子滤波器,利用左右两侧独立传播的粒子来侦测和追踪一对车道边界点,并使用局部线性回归调整得到的边界点。为了优化多粒子滤波器性能,根据粒子状态向量创建动态依赖关系。最后,通过迭代来确定粒子对应的权重,利用多粒子滤波来检测车道线。实验表明,与当前流行车道线检测算法比较,在多种复杂干扰环境下,所提算法具备更高的检测精度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开关磁阻直线电机,使用JMAG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和优化。进行了推力公式的推导,研究了导通顺序和初始位置对电机推力的影响,并分析了三种典型情况的磁力线分布。对电机的定子和动子的齿部和轭部高度、宽度及铁耗进行仿真优化,得出了最优参数。将有取向硅钢应用于该电机,研究了推力与轧制角的关系,并与使用普通硅钢的开关磁阻直线电机进行了对比,推力有一定提升。提出在动子齿部开切向槽的方案,结果表明,开切向槽对推力的影响较小,并能显著减小推力波动。  相似文献   
8.
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多元用户灵活互动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多元用户报价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动态经济调度策略模型。根据用户类别分别建立各类用户参与电网互动的模型,将储能按资产归属不同分为用户拥有的储能和电网公司拥有的储能,拥有储能的用户根据自身电能供应和需求可作为电能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向电网公司申报价格和电量来参与经济调度;以配电网购电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潮流约束,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时段动态经济调度模型,并采用内点法进行优化求解。基于一个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降低电网公司购电成本,促进多元用户灵活互动及交直流配电网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可见光通信(VLC)技术将照明与通信有机结合,在长距离和短距离传输方面都具有很大应用潜能。本文将VLC系统室内传输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多用户的室内传输模型的同时,进一步进行优化、修正,对物联网的室内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Molecular management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face challenges in the refining industry, such as mor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oil and heavier crude oil, and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every molecule in petroleum fractions. To achieve molecular management in refining processes, a novel model that is based on structure oriented lumping (SOL) and group contribution (GC) methods wa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SOL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scribe a petroleum fraction with structural increments, and GC method aimed to estimate molecular properties. The latter was achieved by associating rules between SOL structural increments and GC structures. A three-step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build a representative set of molecules from partial analytical data. First, structural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with several properties. Then, a molecular library was created by using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In the final step, maximum information entropy (MIE) method was applied to obtain a molecular fraction. Two industrial samples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metho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feedstock properties agre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