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0篇
  免费   1345篇
  国内免费   920篇
电工技术   45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01篇
化学工业   119篇
金属工艺   52篇
机械仪表   337篇
建筑科学   181篇
矿业工程   140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87篇
水利工程   69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武器工业   60篇
无线电   36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3篇
冶金工业   124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495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716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857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748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661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direct-synthesis of conductive PbS quantum dot (QD) ink is facile, scalable, and low-cost, boosting the future commercialization of optoelectronics based on colloidal QDs. However, manipulating the QD matrix structures still is a challenge, which limits the corresponding QD solar cell performance.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a coordination-engineering strategy to finely adjust the matrix thickness around the QDs is presented, in which halogen salt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reaction to convert the excessive insulating lead iodide into soluble iodoplumbate species. As a result, the obtained QD film exhibits shrunk insulating shells, leading to higher charge carrier transport and superior surface passivatio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devices. 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ower-conversion efficiency from 10.52% to 12.12% can be achieved after the matrix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e work shows high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irectly synthesized PbS QD inks in large-area low-cost optoelectr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方法主要关注视频帧内和帧间的时空关系,但以往的方法在视频帧的特征对齐和融合方面存在运动信息估计不精确、特征融合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反向投影原理并结合多种注意力机制和融合策略构建了一个基于注意力融合网络(AFN)的视频超分辨率模型。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为了处理相邻帧和参考帧之间的多种运动,采用反向投影结构来获取运动信息的误差反馈;然后,使用时间、空间和通道注意力融合模块来进行多维度的特征挖掘和融合;最后,在重建阶段,将得到的高维特征经过卷积重建出高分辨率的视频帧。通过学习视频帧内和帧间特征的不同权重,充分挖掘了视频帧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利用迭代网络结构采取渐进的方式由粗到精地处理提取到的特征。在两个公开的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AFN能够有效处理包含多种运动和遮挡的视频,与一些主流方法相比在量化指标上提升较大,如对于4倍重建任务,AFN产生的视频帧的峰值信噪比(PSNR)在Vid4数据集上比帧循环视频超分辨率网络(FRVSR)产生的视频帧的PSNR提高了13.2%,在SPMCS数据集上比动态上采样滤波视频超分辨率网络(VSR-DUF)产生的视频帧的PSNR提高了15.3%。  相似文献   
3.
双臂机器人系统是当前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随着单臂机器人在操作能力、控制等方面的局限性不断凸显,最近的研究集中在拥有协调操作能力的冗余双臂机器人。对双臂操作进行分类,然后从双臂协调运动方式、双臂协调控制问题、感知传感器、模仿学习、人机交互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综述从运动学、动力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双臂协调控制与单臂控制方式在约束关系、运动规划、协调控制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与发展,结合感知传感器、模仿学习等方法在双臂协调控制中的应用;对人机协作中的交互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双臂机器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的帧间预测部分存在很高的计算复杂度, 为了降低编码时间复杂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特性的帧间预测快速算法。首先, 对帧间PU(Prediction Unit, PU)模式进行分类为规则和不规则块; 然后运用本文的方式定义当前CTU(Coding Tree Unit, CTU)的内容复杂程度; 最后对编码深度进行分区为SD(Small Depth, SD)、HD(High Depth, HD)区域, 位于SD区只进行规则的划分方式, 位于HD区根据当前CTU的复杂程度, 对复杂块进行不规则划分方式的遍历, 对简单块只进行规则划分, 从而实现快速编码算法。结果表明, 与HM16.9相比, 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低时延和随机接入配置下分别降低了28.6%和23.8%的编码时间, 且编码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异常检测方法忽视异常事件发生概率小而造成虚警这个问题,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PR)的框架,将GPR核函数非参数化所具有的灵活性与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特性相结合,并将卷积神经网络封装在GPR的核函数中,以同时实现异常检测任务中特征提取和检测两个步骤。在测试阶段,相对于训练样本集的后验概率的对数似然较小的被判定为异常。方法在一个模拟数据集和一个完全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83.9%的帧级AUC和34.4%的帧级AUC,在性能上达到了现有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多飞行机器人吊运系统是指由多个旋翼飞行机器人、吊绳及单个悬挂负载共同构成的具有空中操作能力的一类新型机电系统,具有灵活性强、地域可达性好、运输便捷、载荷能力强等显著优点.多飞行机器人吊运系统应用广泛,但是其建模与控制还存在诸多挑战.旋翼飞行机器人自身是一种复杂的欠驱动非线性系统,随着吊绳和负载的引入,系统的耦合性、欠驱动特性和非线性也会随之增加.为了全面对多飞行机器人吊运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多飞行机器人吊运系统的常见构型,并对比分析了其优缺点;其次,从动力学建模、协调控制、实验三个方面介绍了多飞行机器人吊运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最后,凝练了现存的关键科学问题,对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世界中,可用的训练数据通常较少,且很容易过时,所以需要不断采集和标记大量新的数据集;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AMME和TrAdaBoost算法的迁移学习分类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从老视频流数据集中筛选出有用的样本来帮助模型识别新的未知视频流集样本,这里新老视频流数据集的样本特征分布是不相同的。同时该方法结合SAMME算法将TrAdaBoost算法从只可实现两分类扩展至多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比较,该方法能更好地实现对六种类型视频流的精细分类,并减少大量已标注老数据集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视频摘要方法往往没有考虑时序信息以及提取的视频特征过于复杂、易出现过拟合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的视频摘要生成模型。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视频帧的深度特征,而且为了使生成的视频摘要更具多样性,采用BiLSTM网络将深度特征识别任务转换为视频帧的时序特征标注任务,让模型获得更多上下文信息;其次,考虑到生成的视频摘要应当具有代表性,因此通过融合最大池化在降低特征维度的同时突出关键信息以淡化冗余信息,使模型能够学习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而特征维度的降低也减少了全连接层需要的参数,避免了过拟合问题;最后,预测视频帧的重要性分数并转换为镜头分数,以此选取关键镜头生成视频摘要。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数据集TvSum和SumMe上,改进后的视频摘要生成模型能提升生成视频摘要的准确性;而且它的F1-score值也比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视频摘要模型DPPLSTM在两个数据集上分别提高1.4和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多数视频问答(VideoQA)模型将视频和问题嵌入到同一空间进行答案推理所面临的多模态交互困难、视频语义特征保留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视频描述机制来获得视频语义特征的文本表示,从而避免了多模态的交互.提出方法将视频特征通过描述机制得到相应的视频描述文本,并将描述文本特征与问题特征进行阅读理解式的交互与分析,最后推理出问题的答案.在MSVD-QA以及MSRVTT-QA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显示,提出问答模型的回答准确率较现有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说明所提方法能更好地完成视频问答任务.  相似文献   
10.
Titanium carbide (TiC) nanoparticles with well-designed exposed crystal planes perform intriguing prospects for functional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a simple and controllable in situ synthesis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TiC nanoparticles with specific morphology. Reaction behaviors suggested that most of TiC nanoparticles were formed by an instantaneous reaction between Al3Ti and Al4C3 in the Al-rich melt and the resultant morphology was controlled by the discrepant growing rates of (100) and (111) crystal planes. In addition, a growth morphology control model was presented for the predic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morphology of TiC nanoparticles by the doping of different alloying elements Me (Me = Cu, Mg, Mn, Zn, and Si).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alyses including the interface energy, charge density differences, and orbital hybridization: Cu, Mg, and Zn atoms could stabilize the Al/TiC(111) interface, whereas Mn and Si atoms promoted the rapid growing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TiC(111) planes in the Al melt. This work provides a feasible way to intelligently design and manipulate TiC nanoparticles with desirable exposed crystal planes, and exhibits a promising prospect for personalize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