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1.
高压输电系统接闪雷击次数是高压输电系统雷电防护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雷击防御整改的重要依据.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复杂环境和特殊气候,按照输电线路雷电防护要求,基于电力物联网架构和无线传感技术原理研制出一种低能耗、高可靠和智能化的雷击计数仪,可有效提升高压输电网的雷电防御能力,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大跨越线路的杆塔高、档距长,反击闪络风险高,准确分析其雷击暂态过程,对于保证特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淮南—上海特高压工程南通—苏州段的大跨越输电线路,分别建立了该线路雷击暂态过程的FDTD和EMTP模型,得到了大跨越线路的杆塔横担与塔顶电压、导线电压和绝缘子串过电压,并开展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Hara提出的杆塔多波阻抗模型,EMTP计算得到的横担和塔顶电压远大于FDTD计算结果;若不考虑感应分量,EMTP计算得到的导线电压大于FDTD计算结果;上述结果导致EMTP计算得到的绝缘子串过电压远高于FDTD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起10kV开关柜短路事故的经过,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现场检查分析发现,本次事故是由于开关柜内存在小型异物侵入,引起相间短路,最终导致跳闸事故的发生。针对柜体密封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评估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UHF传感器布置方式的有效性,有必要研究局部放电UHF电磁波在GIS腔体内的传播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GIS局部放电激发的UHF电磁波,在长直腔体、L形腔体、T形腔体及断路器等典型结构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网络分析仪,对某1 100kV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UHF传感器对间的频响特性进行了现场测量,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实现了GIS局部放电UHF电磁波传播特性仿真分析和现场测试的互补.研究成果可为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UHF传感器的现场布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起在500 kV输变电工程启动调试中发生的HGIS短路跳闸事故的过程。通过对故障录波图的分析、现场情况调查以及对故障设备的拆解检查,发现一起HGIS隔离开关由于机构中花键与有齿套管连接松脱致使合闸不到位,从而在解环操作过程中发生击穿放电导致了短路跳闸事故。通过试验对花键与有齿套管松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雷击是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加装线路避雷器是根治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有效手段。以福建电网220kV卓旧I路为例,建立了反击计算模型,对比了不同避雷器安装方式对典型杆塔及其相邻杆塔反击耐雷水平和反击跳闸率的影响,得到了线路避雷器的保护作用范围,并据此提出了避雷器安装布点策略:优先考虑连续多基杆塔反击跳闸率为C级或D级的情况,结合线路档距制定不同的安装方案;对于杆塔反击跳闸率为C级和D级,相邻杆塔未达到C级或D级的情况,C级杆塔安装一相避雷器,D级杆塔安装两相避雷器。基于提出的避雷器安装布点策略,以220kV卓旧I路为例,在防雷改造时可减少线路避雷器安装数量,提高线路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开展特高压1100 kV GIS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立足于近年来国内特高压站GIS现场试验积累的经验,从特高压1100 kV GIS的结构特点、试验方案的选择、试验频率和加压程序的考虑、试验接线中的注意事项及试验判据等各个方面对特高压1100 kV GIS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并详细地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的关键点,给出了试验参数估算的算例,为设备配置和试验电源选取提供依据。特高压1100 kV GIS交流耐压试验电压高、设备容量大、套管高度高,给现场试验带来诸多难题,应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款基于GPS和GIS的杆塔接地电阻测试辅助系统的开发应用。该系统根据电位降法测试原理对测试布线进行全过程智能引导,测试人员即使不完全理解测试原理,也能有效开展杆塔接地电阻测试工作。该方法提高了测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减少了测试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福建省雷电定位系统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到了福建地区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特性表达式以及概率分布的时空特性,为福建电网防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