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学习的扩展AIMD拥塞控制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Internet中,主要传输控制协议采用了和式增加积式减少(AIMD)的拥塞控制机制,直接应用该机制不能适应多媒体通信的要求,为了解决好Internet中的多媒体通信以及满足媒体流服务质量的要求,该文针对实时视频传输的实际应用,在点对点的单播速率控制方面和扩展AIMD速率控制基础上,提出一种以丢包为参数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速率控制机制即基于学习的扩展AIMD拥塞控制机制,并研究其实现原理和方法。应用表明,该机制具有平滑数据发送速率、降低丢包数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振盛 《宁夏电力》2012,(3):62-64,68
针对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号机空冷凝汽器安装过程中,小柱距钢结构杆件螺孔大面积错位,出现螺栓无法穿孔的问题,通过全面分析论证,制定合理修改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空冷凝汽器安装问题。结果表明:进行安装优化调整,及时消除下部支撑钢柱和上部桁架安装时产生的误差逐层累积,能够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空冷凝汽器在冬季低负荷运行时,换热管束内蒸汽热负荷与管束换热能力不匹配是导致空冷凝汽器管束发生结冻的主要原因,不凝结气体未及时抽出,在空冷凝汽器内部聚集使结冻现象加剧。本文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发生结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空冷凝汽器结冻的有效措施,主要有:设计时管束采用顺流和逆流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运行时控制冷空气流量与蒸汽流量相匹配,并提高真空系统严密性,及时抽出真空系统内不凝结气体。  相似文献   
4.
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带电水冲洗是防止电网发生污闪事故的方便有效且经济高效的方法。针对国内没有专业的高空带电水冲洗装置、且高空带电水冲洗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该文在伸缩臂式高空车的基础上,集测距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设计了一套可视化的安全控制系统,防止了高空带电水冲洗作业过程中触电、碰撞的危险,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宁夏大唐大坝发电公司亚临界600MW双缸双排汽直接空冷汽轮机的特点,及34″空冷末级叶片和双排汽空冷低压的性能特点。从而说明该600MW空冷汽轮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性能优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针对直接空冷凝汽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计算,找出了环境温度、迎面风速、汽轮机排汽量变化对汽轮机背压、发电标准煤耗率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空冷凝汽器的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差别较大,用户应在变工况下合理确定空冷凝汽器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空冷凝汽器凝结水下降管振动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600MW空冷机组采用单根垂直竖管作为凝结水下降管,产生了严重的振动现象。分析认为管道内介质流动不稳定,凝结水下落落差大,能量释放过于集中,是造成管道振动的主要内在因素;凝结水下落的巨大冲击力作用于弯头产生推力激发振动;管系结构不合理,柔性太大,容易造成共振。为消除振动,在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对管道结构进行的改造只是增加了管系的刚性,造成振动的根本原因并未消除。彻底消除振动还需要从消除导致振动的根源入手,采取消能等措施降低介质流动的不稳定性以及减小对弯头的冲击力,或重新设计下降管的落水方式。  相似文献   
8.
TM1300视频采集卡及其驱动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TM 130 0视频采集卡及其在Windows98/2 0 0 0下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该视频采集卡的性能特点和软、硬件模型。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核心态流类小端口驱动程序的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TM1300视频采集卡及其在Windows98/2000下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该视频采集卡的性能特点和软、硬件模型,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核心态流类小端口驱动程序的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10.
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阻尼控制系统综述及工程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阻尼控制是抑制电力系统区间低频振荡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文中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广域PSS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系统分析建模、反馈信号和控制点的选择、时滞及其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文中指出非线性分析及建模,尤其是基于量测的Prony分析法更适用于复杂的电力系统;在广域反馈信号选择方面,主模比指标法较为合理,但在工程应用中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考虑;特征根法及其优化算法可以快速对复杂电力系统的时滞稳定域进行求解,在时滞处理方面,时滞补偿法较时滞不敏感鲁棒控制更易实现且效果较佳;此外,在线自适应参数控制由于可以适应和跟踪系统的变化,较离线设计效果更佳。针对复杂电力系统的广域PSS研究中所面临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未来广域PSS工程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算法实时性、系统投切时机选择、防误逻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