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包艳华  石防震  潘炜 《中国电力教育》2012,(31):125-126,135
研究生培养,不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级专门人才,而且为国家科研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育人。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低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研究生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欠缺、团队合作意识薄弱、个体差异较大等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重视和加强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创新是立于世界不败之林的关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工科研究生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创新必须成为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实验室事故报警质量,设计基于远程管控技术的实验室事故报警系统。采集模块通过湿度、光照、气体、火焰以及红外线5 种传感器采集实验室环境数据,虚拟仿真装置依据采集的实验室环境数据,通过3dsMAX 等建模工具构建实验室基本模型,利用Vega 视觉仿真用具模拟实验室事故现场情形,系统管控模块中的实验室安全监控装置和反馈控制装置通过管控软件,远程通信模块利用ZigBee 组网,将实验室事故仿真模拟结果以及管控结果,反馈到应用模块中进行监控分析和显示,实现实验室事故报警系统设计。设计了仿真实验,利用实验室事故报警系统进行实时管控。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模拟了实验室火灾事故,管控效率高,监测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潜热蓄热用微胶囊化脂肪酸相变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艳华  王庭慰  潘炜 《精细化工》2011,28(4):324-327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蜜胺树脂为壁材合成了芯壁质量比为1∶1的十二酸相变材料微胶囊,利用FTIR、DSC、SEM等表征方法分别研究了微胶囊的红外特征吸收光谱、热性能、表面形貌及粒径大小等性质。结果表明,所得相变材料微胶囊是内部为微孔网状结构、表面平整光滑的球形颗粒,其熔点和熔融焓分别为43.7℃和84.96 J/g,可作为蓄热材料应用于实际的潜热蓄热体系。  相似文献   
5.
脂肪酸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长链脂肪酸及其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物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非常廉价易得的一类有机相变材料.综述了脂肪酸固-液相变材料在潜热蓄热领域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常用脂肪酸相变材料及其低共熔混合物的热物性和热稳定性特点,指出了其强化传热方式,总结了国内外脂肪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羊蜡酸-棕榈酸二元混合物的热性能,确定其低熔混合物配比,并采用激光导热仪分析了添加微米级导热填料对提高该低熔混合物作为相变材料(PCM)的导热性的效果。结果表明,将20质量份数的改性SiC粉加入100份PCM中,其导热率增加100%且相容性较好,而添加同量的α-Al2O3粉和玻璃粉,其导热率分别提高66%和44%。DSC热性能分析表明,填料的使用会使PCM的熔点增加3~5℃,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熔点基本保持不变,而熔融焓则会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而递减。以上结果表明,对导热率提高效果最明显的是改性SiC粉。  相似文献   
7.
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二甘醇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峰  王庭慰  丁培  包艳华  王景春 《包装工程》2011,32(9):54-57,61
以丁二酸(SA)、1,4-丁二醇(BD)和二甘醇(DEG)为原料,通过直接聚合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醇/二甘醇酯(PBDGS)。采用1H-NMR,GPC,DS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物料配比对共聚酯热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EG的引入能够有效抑制聚酯链段的结晶能力,同时改善材料的亲水性,使其降解性能较纯PBS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