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小样本量测信息进行配电网实时状态估计,对提高配电网可靠性,保证其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在配电网量测信息不足条件下进行高精度状态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的物理–数据融合配电网状态估计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少量相量量测单元将配电网进行切割分区,然后根据分区后的最大直径确定卷积网络所需要的卷积模块数量,其次修改了传统GCN中的邻接矩阵表示方法,从而实现利用卷积网络将配电网分区子系统中的状态变量均由量测量表示。通过IEEE33节点典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同时,通过与传统的高斯–牛顿优化算法和传统深度学习网络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将计算复杂度转移到离线阶段,而且能够不依赖于高冗余度的伪量测,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与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2.
3.
针对光信息安全方向,提出了快速卷积算、四步相移法和信息隐藏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全息图像重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菲涅尔衍射积分的快速卷积算法,四步相移方法产生4个数字全息图,将其中一个全息图像(密钥)加载于经过低通滤波器处理后的宿主图像的频谱中,完成了数字水印的嵌入过程。接着对嵌入数字水印后的载体数据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可提取出数字水印信息,即其中一个全息图。再接着根据四步相移法得到的另外三个全息图(公钥)得到重建全息图像需要的物光复振幅,最后利用菲涅尔衍射积分的快速卷积反变换算法,得到想要的图像。这种基于快速卷积算法和四步相移算法对全息图像的重建质量有了提高,数字水印对全息图像的加密提高了对信息的传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将目标检测网络Faster-RCNN应用在船舶焊缝X射线缺陷图像检测中,探讨了Faster-RCNN在X射线焊缝缺陷检测中的效果。针对船舶工业中的X射线焊缝图像,首先采用CLAHE方法对焊缝X射线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将焊缝中存在的气孔、裂纹、未熔合等5种具有典型特征的缺陷作为识别目标进行标注并对数据进行增强。在目标识别上,采用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来减少梯度弥散现象提高模型准确率,并针对焊缝缺陷目标小的特点对RPN网络锚点参数进行改进优化,同时引入FPN网络提取缺陷特征。最后与其他检测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集在模型上的mAP值达到96.33%,可以满足X射线焊缝缺陷自动化辅助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覆膜对浸渍扩散热阴极表面电子发射的影响一直是热阴极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该文采用最新研制的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热发射电子显微镜(DUV-PEEM/TEEM),对一半覆膜、另一半未覆膜的浸渍扩散阴极试样作了1150 ℃×2 h激活,并对其表面微区的热电子发射像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两种阴极的热电子发射均主要位于孔隙及其邻近颗粒边缘;随温度升高,未覆膜阴极发射主要集中于孔隙内及周边有限区域内,发射面积增量较小,覆膜则使阴极有效发射区域得以由孔隙及其边缘向距孔隙更远的区域延伸,发射面积大幅增加。上述结果首次给出了覆膜浸渍扩散阴极微区的电子发射特征,对于理解该类型阴极发射机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发展新的活性物质成分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以提升钪系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是当今热阴极特别是大电流密度阴极领域的研究重点.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新型高活性浸渍物质,显著提升了钪在阴极中的添加比例,大幅提高了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将冷冻干燥法应用到该活性物质前驱体的制备过程中,有效解决了传统固相合成方法在机械式破碎、研磨和混合等工序中存在的不可控、不均匀等问题.采用了新的成分系统与新的制备方法制得活性物质的阴极,在真空二极管测试和电子枪测试中分别取得了超过500 A/cm2和218.5 A/cm2的脉冲发射电流密度.在二极管直流测试条件下,阴极的寿命测试进行了10500 h后仍未出现发射电流下降的现象;而在电子枪中的大工作比(5%)脉冲测试条件下,阴极在工作了2010 h后仍维持了超过50 A/cm2的较大发射电流密度.借助深紫外—光/热发射电子显微镜(DUV-PEEM/TEEM)分析发现,相较传统的钪系阴极,新制备的大电流密度阴极表面的热电子发射位点数量增加,微区发射面积显著增大.最后,提出一种"二叉树"发射模型,以期阐释钪系阴极采用新活性物质后获得高发射特性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借助液相合成法中的冷冻干燥法,制备出了高发射扩散阴极所需的含钪多元金属氧化物活性物质,其中Ba与Sc的原子比接近2∶1。应用该活性物质的浸渍阴极,取得了超过500 A/cm;的二极管脉冲发射电流密度和218.5 A/cm;的电子枪脉冲发射电流密度。在二极管直流测试条件(950°C,10 A/cm;)下,阴极的寿命测试进行了10500 h后仍未出现发射电流下降的现象;而在电子枪中的大工作比(5%)脉冲测试条件下,阴极在工作了2010 h后仍维持了超过50 A/cm;的较大发射电流密度。冷冻干燥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固相合成方法在机械式破碎、研磨和混合等工序中存在的原料混合不可控、成分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能够缩短工艺流程、节约工艺设备,有着良好的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声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仅是处理、解释声波数据的主要依据,而且其本身就是反映介质构造的重要数据。本文在不同的投射角度利用所接收到的声波能量强度大小使用Radon变换实现复杂介质的声波参数反演计算,算例表明:该方法重建的复杂介质与原图像十分吻合,可以反映出复杂介质的声波参数分布特征,说明本方法可以用于复杂介质的参数反演及介质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9.
为模拟重介旋流器工况,合理评定内衬材料耐磨性,在旋转式浆体冲蚀磨损试验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搅拌系统和试样安装方式,设计一种旋流式冲蚀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通过不锈钢+尼龙叶片二级搅拌系统实现了对浆料的均匀搅拌,在料桶内壁安装试样模拟了重介旋流器物料对内衬材料的冲蚀磨损工况,试验冲蚀角度范围为0°~90°。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得出浆料对试样的冲蚀速度可达2.4 m/s,对纯铝的冲蚀磨损试验表明,试验机的数据重现性误差小于16%,稳定性误差小于17%。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招标活动涉及众多法律主体、操作程序繁琐,存在多层法律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招标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从法律顾问参与招标活动,提供法律保障的视角,重点介绍招标准备阶段和开标、评标、定标阶段法律保障工作机制构建的内容,以期通过必要的法律保障手段,规避法律风险,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招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