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0篇
建筑科学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现场检定大电流互感器的新方法--低电流外推法.该法采用低电流比例标准,用比较法测出无非线性补偿的被检互感器在低电流下的空载误差,通过测量互感器内部参数,计算外推出无非线性补偿的互感器在大电流下的误差,其检定结果与传统比较法相符.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改电进程的进行,煤改电台区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已成为一门重要课题。考虑煤改电台区在功率紧张时期接入边缘电源建立其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首先采用采用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建立煤改电台区计及边缘电源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指标模型,其次构建煤改电台区供电可靠性评估流程,建立边缘电源并网时间概率分布模型,在建立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煤改电台区运行状态概率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供电可靠性评估步骤。最后针对一个含边缘电源接入的煤改电配电台区进行供电可靠性评估,通过两种评估场景进行供电可靠性指标评估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现有的电力传输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具有建设成本低,部署快速灵活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局域网本地通信中。但当节点数过多或传输数据量过高时,如每个节点单独将数据传到调控中心,将会给整个通信系统带来巨大的数据量,同时降低通信效率,甚至造成通信拥塞。为降低传输数据量,节省通信传输资源,提升电力线载波接入网络的传输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最小生成树传输路径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数据融合算法。将所提算法与未使用融合算法带来的数据量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变电站贸易结算计量装置配置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数字化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的构成,指出目前数字化变电站计量系统作为贸易结算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数字化变电站计量装置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数字化变电站贸易结算用计量装置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计量装置自动化检定流水线日常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设备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并介绍了其技术路线、系统优势及推广前景,该系统的应用方便了运维人员工作开展,提升了对设备运行及运维工作的整体管控水平,实现了运维数据的信息化,设备管理的智能化,为相关数据分析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场长期运行的智能电能表时钟错乱问题以及传统对时方法的不足,分析确定导致电能表时钟错乱的根本原因,提出双层级响应的智能电能表时钟精准对时方法,从影响智能表时钟故障的原因、发动智能表时钟对时的响应机制、对时流程整体执行效率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分析,并说明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计量工作领域也得到了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系列软件,能够进行信息共享与管理。使用计算机信息截获撒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其安全性。快捷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量工作实现了从送检仪器登记、开展检定测试工作、出具试验报告、仪器的临时存放到仪器发放的全过程流程化,从而推进了计量工作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史轮 《工业计量》2010,(Z2):127-129
GIS设备近年来在变电站建设中广泛应用,但由于GIS管道电容量的不确定性,一次试验电流回路的不直观以及一次试验电流回路过长等因素对互感器的现场误差试验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文章根据大量的现场试验,提出了便于现场实际操作、提高试验效率的试验方法,大量应用于GIS中互感器的现场误差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出力及负荷的时变性给实际配电网调度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使配电网的优化规划方案更加切实可行,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重构和DG选址定容结合的多目标粒子群动态优化模型,该模型以配电网有功损耗、电压偏差及经济成本为优化目标,考虑负荷及DG出力的时变性,对配电网络重构和DG调度进行综合优化求解。通过基于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及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混合预测模型对配电网负荷及DG出力进行预测。采用经帕累托最优理论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得到配电网重构及DG调控的帕累托最优解集并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来确定帕累托最优解集中的最佳配电网调度方案。基于IEEE 33标准测试系统设计多个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考虑负荷及DG出力时序性的配电网重构和DG调度联合优化模型可显著改善配电网络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史轮 《建设监理》1995,(4):8-10
关于县以下地区推行建设监理制度的探讨史轮(辽宁省建设厅监理处)自1989年开展建设监理试点工作以来,我省的监理工作初步打开局面,14个市全部推行监理制度,全省已有监理单位104个,监理工程师2100名,监理工程1150个,投资139.4亿元,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