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汽轮机转子轮盘的受力特点,以非对称载荷下材料的瞬态应力应变响应为基础,在内变量理论框架下,建立起某型汽轮机轮盘材料的率无关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并结合局部应力应变法,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混合硬化本构模型(N-5 L1)描述平均应力松弛行为的汽轮机轮盘榫槽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表明混合硬化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  相似文献   
2.
3.
应用显微硬度计对高周疲劳不同循环周次下退火45钢光滑试样的铁素体与珠光体进行表面维氏显微硬度测量。结果表明,在疲劳寿命域内,显微硬度统计均值可分为上升、稳定及下降三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疲劳阶段显微硬度分散性将有所不同。据此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初步讨论了高周疲劳损伤过程的某些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疲劳不同阶段45~#钢试样的宏观力学性能测试、表面显微硬度测量及位错结构与显微断口分析,研究了疲劳损伤过程中材料的宏观与细观力学性能随疲劳损伤的变化规律,以及剩余力学性能变化与材料内部位错结构演变及断裂特征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成组法和升降法开展了室温某17-4PH末级长叶片叶根纵、横方向光滑与缺口试样的疲劳试验,获得了两个方向上材料的S-N曲线,并对典型疲劳断裂试样进行了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叶片叶根纵、横方向的疲劳强度基本一致,在长寿命区,纵向疲劳强度略高于横向;光滑试样的疲劳断裂主要呈现单裂纹源特征,而缺口试样呈现多裂纹源汇聚的断裂形貌。结合试样缺口根部的弹塑性应变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叶片叶根纵、横方向的疲劳缺口效应。  相似文献   
6.
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中压联合汽门(中压汽门)阀盖Alloy783合金螺栓断裂会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研究造成Alloy783合金螺栓断裂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断裂的Alloy783合金螺栓为研究对象,对螺栓进行了整体数据统计、宏观检查、显微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发现:Alloy783合金螺栓断裂位置无明显规律,且存在纵向裂纹,因此由于预紧力过大导致断裂的可能性不大;断裂螺栓Alloy783合金中一次?相偏析明显,呈条带分布,晶界二次?相析出较少,分析认为主要由于固溶处理及其后的?时效热处理不充分所致;所有断裂螺栓的疲劳裂纹基本沿晶界扩展,这主要是由于应力促进晶界氧化并导致疲劳裂纹沿着氧化损伤区扩展,裂纹扩展速率由晶界氧化速率控制;断裂螺栓抗应力促进晶界氧化能力差主要是由于晶界缺乏二次?相。  相似文献   
7.
以某9E燃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余热锅炉汽包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结合机组运行监控数据反演汽包内壁换热系数的方法.并以反演的热边界条件为基础,开展了汽包有限元瞬态温度场模拟,得到汽包特定部位温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利用反演温度场进一步开展了汽包瞬态应力场分析,获得了热启动过程汽包关键部件最大等效应力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8.
将焊接接头的疲劳过程划分为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两个阶段。基于均质缺口件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和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通过考虑焊接过程中几何形状、残余应力和材料特性等因素的变化,建立了焊接接头低周疲劳寿命估算的一般技术流程。通过实例计算并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预估低周疲劳失效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因此,对于焊接结构的疲劳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预腐蚀2024-T351铝合金光滑和缺口试样,在潮湿空气环境下开展了两种应力比(R=-1和0.06)下的腐蚀疲劳试验,获得了相应的S-N曲线。通过光滑与缺口试样的疲劳强度比较,研究了潮湿空气环境下材料的缺口疲劳效应,并进一步获得了不同应力比下疲劳缺口因子(Kf)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实验关系式。结合实测Kf值,对目前工程中的代表性缺口疲劳因子近似估算公式(Neuber公式、Peterson公式、Heywood公式)在腐蚀环境与一定平均应力下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检验。  相似文献   
10.
低周疲劳中结构钢的宏观与细观变形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显微硬度法研究了低周疲劳过程中退火16Mn钢和正火45钢的表面细观循环塑性状态变化及其硬化、软化行为,并在统计意义上与材料的宏观循环塑件变形规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宏观材料的循环塑性响应与细观尺度上材料的循环硬化、软化行为两者在统计意义上是一致的,而后者在空间分布与时间序列上均表现出显著的不均匀性和非同时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