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3.
文中介绍了摩擦静电送煤的技术原理和路径,并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了优质洁净煤的制备,分析了诸因素对分选结果的影响,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细粒煤摩擦电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微细粒煤摩擦电选的技术原理及摩擦电选对不同煤种的适应性,研究了气体流量,入料粒度,入料灰分对分选的影响,讨论了优质洁净煤的制备和摩擦电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利用在电极化之前和电极化之后的两次气体膨化工艺来优化多孔聚丙稀(PP)压电驻极体薄膜的压电d33系数.将样品进行电极化之前的一次气体膨化处理,多孔PP膜的压电d33系数从接近于0增长到800 pC/N左右,压电活性的增大是因为膨化膜杨氏摸量(Y)的降低和电极化能力的提高;若将样品进行电极化之后的二次气体膨化处理,其压电活性可以进一步提高40%,是因为薄膜在真空蒸镀电极过程中导致的厚度减小能够通过二次膨化工艺得到恢复.而厚度的增加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的杨氏模量,从而使薄膜的压电d33系数增加.经两次膨化工艺后的典型压电d33系数为1400 pC/N(f<0.01 Hz)和500 pC/N(f<25 kHz).  相似文献   
6.
通过压电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衰减测量研究了经化学处理和压力膨化处理的聚丙烯孔洞驻极体膜的压电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化学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其压电热稳定性.对其热刺激放电(TSD)电流及电荷等温衰减的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处理膜压电热稳定性的显著提高主要归因于孔洞电荷热稳定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栅控恒压负电晕充电、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热刺激放电(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TSD)电流谱分析、电荷TSD和压电d33系数测量等方法,首次研究了将旋涂在基片上的含一定溶剂的聚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薄膜与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均匀压合形成的多孔PTFE/P(VDF-HFP)双层复合膜系的驻极体性质.从多孔PTFE面充电的双层膜具有较从P(VDF-HFP)面充电优异的多的电荷热稳定性.使用介电谐振谱测量的双层膜的压电d33系数(31pC/N)是传统的铁电聚合物材料PVDF相应值(15 pC/N)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8.
摩擦静电选制备超低灰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摩擦静电选煤的技术原理和路径,并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了优质洁净煤的制备,分析了诸因素对分选结果的影响,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微细粒煤摩擦电选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细粒煤摩擦电选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和实际分选效果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