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平扬 《岩土工程学报》2001,23(5):646-647
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2期的“基坑支护桩结构优化设计”一文 (作者莫海鸿 ,周汉香 ,赖爱平 ,以下简称“原文”) ,对圈梁 -支护桩体系的优化设计理论进行了探讨 ,但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与澄清。yh( 1)关于圈梁的作用原文在前言中提到将圈梁作为安全储备 ,可能使得支护桩偏于不安全 ,这一点颇令人费解。假定土压力大小及型式沿计算宽度方向保持不变 (这一点后面还将讨论 ) ,一般来说 ,圈梁将在桩顶起约束作用 ,达到减小所有支护桩桩体位移的作用 ,同时减小了桩身受到的最大剪力及弯矩[1] 。对于非均布的土压力分布 ,圈梁将起变形协调作用 ,从而减少受土压力影响较大的桩的位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圳观澜河深基坑工程,采用大变形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吊脚桩的力学性能与变形稳定性。结果表明:吊脚桩上部不同倾角锚索锚固效果顺序为20°>25°>15°;坑壁横向位移随着下部桩体嵌岩部分桩前预留平台宽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位移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最优化分析表明,上部锚索倾角为20°、桩前预留平台宽度为1.2 m 时锚固支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考虑圈梁空间作用的深基坑双排桩支护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前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的计算方法都忽略了圈梁的影响。在考虑圈梁空间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双排桩支护计算方法,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三维降水理论及其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深井降水条件下,考虑土体粘弹性压密特征和土-耦合作用的深基坑渗流场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为提高计算精度,对含水层非饱和带和自由面问题进行了适当考虑。设计了基于Microsoft Windows95/98平台的面向对象有限元软件、给出了基本的程序框架和有关的程序段。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中的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的类,给出了类的C^++语言描述和它的实现方法,并设计了基本Windows95/98/NT平台的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相关的类和方法包括处理矩阵的类、单元类、节点类、高斯点类、形函数类、应力类、集中力类、分布力类、绘图点类、绘图线类、网格类、区域类、边界类、文字类等等。给出了基本的程序框架和有关的程序段。  相似文献   
6.
7.
李栋  平扬 《山西建筑》2022,(8):1-4,9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软土层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率和低承载力等特点,通过三维有限差分法(FLAC3D)研究分析深基坑开挖对邻近高架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搅拌桩加固土体可有效控制基坑和桥梁的稳定,当搅拌桩弹性模量达到48 MPa时最为经济和安全;在开挖深度达到8 m时,结构梁轴力最大,为1635 kN;前排钢筋混凝土灌注...  相似文献   
8.
深基双排桩空间协同计算理论及位移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考虑排桩-圈梁-连系梁空间协同作用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更适合双排桩实际工作性态的计算方法.并根据信息化施工的要求,提出了实用的反分析计算理论.计算表明,该计算方法在双排桩设计计算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考虑膨胀土的开裂性,研究了雨水入渗条件下的膨胀土边坡的渗流规律,进行了相对应的稳定性分析。通过考虑和不考虑裂隙时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比较,表明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与现场实际情况相比较说明,在研究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时,考虑土体的开裂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茅洲河河口软土堤岸滑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茅洲河河口在2011年发生一次大型堤岸滑坡,河堤向河道内滑移最大40m,塌陷深度最大4m,滑坡范围内出现多处宽大裂缝,河道内淤泥隆起。本文针对该软土堤岸滑塌的特征,分析了荷载及水位变化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阐明了岸坡失稳破坏的机理,最后对滑塌后的土体强度进行了现场原位测试,分析其强度变化及边坡滑动面的位置,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软土地区类似的堤岸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