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9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提出一种用于分布式发电的双频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由2个标准三相桥级联而成,其中一个桥工作在高频,提高输出电流性能;另一个桥工作在低频,主要输出功率,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为了检测孤岛效应,提出了基于dq变换和正反馈的新检测策略,基于该策略,提出了基于dq变换的电压正反馈和频率正反馈两种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具有无检测盲区、对电能质量影响小、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总的谐波畸变率低,向电网输出的电能质量高。  相似文献   
2.
结合海外总承包项目电气设计实例,分析了电气专业前期调研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应对电气重要子系统范围在项目合同中给予明确界定;分享与总结了某海外项目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提出一种新型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结构,其主要结构由基本的级联H桥逆变器和并联的晶闸管开关电感组成。文章分析了新型DVR的电路拓扑和基本原理,推导了最小有功注入策略,分析了DVR的补偿能力和负载功率因数的关系,并设计了合适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新型DVR可以处理更严重和更长时间的电压跌落,大大减少了DVR的有功注入。  相似文献   
4.
庹元科 《节能》2012,31(8):49-51
通过对智能建筑电力、电子负荷的研究与分析,指出其负荷的主要特征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采用传统的单相采样、三相共补的无功集中补偿方式,因三相负荷的不平衡,易导致无功欠补偿或过补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文中给出了无源滤波器与有源电力滤波器相结合的分相无功补偿方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分析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结构原理与工作模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单周控制思想,建立了单周控制模型.对于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建立了单周控制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滞环控制比较,单周控制频率固定,使用电流传感器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IEC与英标为依据,通过对扎维亚4000套住宅防雷系统的接闪器、接地系统、引下线三部分进行不同方案比较,阐明了最适合该项目的防雷系统。  相似文献   
7.
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双频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双频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由2个标准三相桥级联而成,其中一个桥工作在高频,提高输出电流性能,另一个桥工作在低频,主要输出功率,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高频桥采用恒频电流跟踪控制,控制电路简单。仿真结果表明,该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总的谐波畸变率低,向电网输出的电能质量高。  相似文献   
8.
单相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能量优化控制策略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单相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OC)最优稳态功率分析,推导出UPOC最小补偿容量下补偿电压的最优注入角,通过对最优补偿电压注入角度的控制实现统一电能调节器的最优能量控制.在串、并联的控制模块中采用恒频滞环控制来保持开关频率的恒定.在线性及非线性负荷工况下,对电源电压骤变同时伴有谐波的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UPOC电路简单、易实现,而且能保证UPQC在最小容量下实现电源和负荷之间的扰动隔离、线路终端功率因数调整,在不增大储能设备容量的前提下延长UPOC的最大可补偿时间,并能较好地克服电源电压引起的负荷节点电压畸变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分析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结构原理与工作模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单周控制思想,建立了单周控制模型。对于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建立了单周控制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滞环控制比较,单周控制频率固定,使用电流传感器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提高并网逆变器效率的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逆变器软开关技术与多电平技术的特点与不足,并介绍了新型的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与双频并网逆变器。最后对高效率并网逆变器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