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南京市2014年为例,满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供热供电量,燃气热电联产相对于燃煤热电联产节标煤量160.6万t,减排NOx量1 211.3t。结果表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环保效益优于燃煤机组,并且燃气热电联产在减轻南京市雾霾天气效果方面更为显著,气源充足地区实施"煤改气"顺应发展潮流。同时,根据南京市全年发电数据,发出同样多的电力,9F机组相对于燃煤机组节标煤量199.4万t,但多排出NOx量4 002.9t。可见,燃气轮机机组节能减排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内燃气轮机排放标准应适时作出同步修改,使燃气轮机综合效益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
3.
太阳能供暖与蒸发冷却技术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设计规范提供的室外气象参数 ,分析了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设计条件下 ,太阳能供暖与蒸发冷却技术在我国各地应用的可行性 ,由此选择了一种既节能又节省投资的空调方案 .指出了利用天然能源 ,冬季供暖、夏季供冷 ,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举措 .  相似文献   
4.
焦作市自80年代初开始建设煤气工程,历经1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焦作市的城市煤气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外购气源供气发展成为拥有矿井气、液化石油气和煤制气等多种气源联供,以管道煤气为主体的供气规模格局已基本形成。市区气化率为46%。 焦作市在发展城市煤气过程中,遇到了几方面问题,并探寻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张振  葛斌  张俊礼 《流体机械》2012,40(8):81-85
基于圆柱源理论,建立了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夏季U型地埋管换热器在给定进口温度和流量时,连续运行48h后,地埋管出口水温、壁面温度和单位延米换热量基本趋于稳定。单位延米换热量与热响应实验数据误差为3%,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以某地区空调系统地埋管换热器设计为例,模拟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模拟结果显示整个夏季运行中地埋管最大进口水温低于设定值37℃,满足机组运行温度要求,设计合理。可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符号(火用)经济学为基础构建了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产品成本分配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能量费用和非能量费用,通过计算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能量(火用)耗和非能量投入来获得最终成本.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能给出详细的各股(火用)流价值,而且能正确评估非能量费用的参与程度,从而客观反映了冷热电3种产品的经济成本.通过对大型冷热电联供中制冷方式与电制冷方式的比较显示,前者具有明显节能减排效果,但总成本高于后者.通过对煤价、折旧年限和贷款年利率等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以发电为主的大型冷热电联供系统中,冷产品的主要风险来自投资市场,而电、热产品的主要风险来自原料市场.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热电厂600 MW供热机组为实例,采用热力学中的(火用)流与经济学中的成本相结合的符号(火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冷热电三联供计算模型,得出热电厂的冷热电三联供的成本分摊.该模型在3种产品形成的过程中,考察(火用)流数值的变化,不仅考虑了3种产品的(火用)含量,还深入分析了产品在形成的过程中各自所造成的(火用)损,结合以(火用)定价,确定产品的(火用)成本,并与以热量法计算得出的成本进行比较.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符号(火用)经济学运用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切实可行,为3种产品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提出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定义,分析2种定义的异同和优劣,并研究能量产品占比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产出单一能量产品时2种定义可等同,产出多种能量产品时,2种定义的等同需满足严格条件。当存在差异时第一定律定义得到的渗透率对冷热产量的变化更为敏感,且随着热电能量比θ_1的增大,电量占比β_e增幅对渗透率的影响呈下降趋势,而热量占比β_h增幅的影响则呈上升趋势,两者相交于β_e/β_h=θ_1点。2种定义相差较小时,可采用第一定律定义,相差较大时,宜采用第二定律定义。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设计规范提供的室外气象参数,分析了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设计条件下,太阳能供暖与蒸发冷却技术在我国各地应用的可行性,由此选择了一种既节能又节省投资的空调方案.指出了利用天然能源,冬季供暖、夏季供冷,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