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晶体硅太阳电池选择性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主要介绍一种制造太阳电池的选择性扩散新工艺,采用印刷电极的方法在硅片上的电极位置印刷高 磷浆料,然后在整个硅片表面喷涂一层浓度较低的磷源,放入高温炉中扩散后形成电极下具有较高的表面掺杂浓 度(-1020/cm3),电极间具有相对较低的表面掺杂浓度(-1019/cm3)。这样在电极下及具附近将构成一个浓度差结。 这种发射极结构有利于减小发射区复合电流、提高短波响应、作好欧姆接触和提高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方法和模式传输线理论,对硅薄膜太阳电池结合DBR(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分布布拉格反射器)和衍射光栅的叠层底部背反射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光栅周期、光栅厚度和光栅宽度分别为0.5λg、0.18λg、0.48λg(λg为硅的带隙波长)以及对应的DBR中心波长为0.85μm时,太阳电池对光子的总吸收最强,且总吸收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对长波光子的吸收增强,提高了薄膜太阳能电池对长波光子的陷光能力。  相似文献   
3.
开路电压与太阳电池少子寿命关系的推导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详细推导了晶体硅太阳电池在脉冲光照下,开路电压Voc(t)与少数载流子寿命的关系,同时研究了N-P结势垒电容放电时对Voc(t)的影响;从实验上验证了开路电压随时间的衰减关系,并运用该关系测量了硅太阳电池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基于考虑载流子弹道输运等非局域传输瞬态效应的流体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计算了集电区在上面发射区在下面的倒置InP/GaAsSb/InP双异质结双极晶体管(DHBT)器件的直流输出特性和高频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集电区台面面积小,集电区在上的倒置InP/GaAsSb/InP双异质结双极晶体管有较高的高频性能;对于发射区在下面与基区接触面积大导致较多的基区载流子复合而使器件的增益偏低问题,可以考虑掩埋侧边腐蚀工艺底切发射区的技术来减少发射区和基区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复合改善器件的增益特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Sentaurus TCAD数值分析平台,采用非晶硅的DOS模型对禁带中缺陷态进行表征,建立a-Si:H薄膜太阳电池的二维数值模型。对P-I-N结构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本征区、P型区、N区以及P/I界面的特性进行研究,得到参数与薄膜太阳电池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电池物理和结构参数的优化,在界面处引入ZnO作为反射层,优化得到太阳电池填充因子为74.7%,AM1.5下光电转换效率为10.1%,表明采用TCAD数值仿真可有效用于非晶硅太阳电池本征参数和反射层的优化设计,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上游堤防建设和江心洲搬迁安置工作滞后,加大了施工期上游安全度汛的压力。通过综合考虑上游和工程自身的防洪度汛安全,对原导流和度汛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工程施工度汛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描述了用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系统(ICP)制作具有低纳米级空气孔阵列二维GaAs基光子晶体的过程。通过改变ICP功率,RF功率以及腔压三个参数,对光子晶体空气孔的侧壁和表面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ICP功率的变化对空气孔侧壁和表面光滑度没有明显的影响,相反,RF功率和腔压对其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通过优化各种过程参数,成功地获得了具有垂直平滑,直径约为130nm空气孔的光子晶体。本文ICP系统参数对光子晶体特性的影响主要通过扫描电镜进行分析,另外这种制作方法不局限于GaAs 基光子晶体,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材料光子晶体的制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省温岭东海涂围垦工程闸和赵山渡引水工程导流设计中采用土工模袋砼的实例,介绍了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土工模袋砼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临川县茅排金矿床金矿化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NCBI COG数据库中选取539个具有三维结构的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B-Plus3.0软件和Perl编程,比较研究了不同类型和数目的氢键对不同种属蛋白质的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古细菌类蛋白质中,从高温古细菌到超高温古细菌,氢键总含量,主链-主链,非电荷-非电荷,电荷-非电荷以及侧链-侧链所含的氢键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电荷-电荷氢键数轻微增加,而主链-侧链所含氢键数对蛋白质热稳定性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细菌类蛋白质中,从高温古细菌到超高温古细菌,氢键总含量,主链-主链和非电荷-非电荷所含氢键数目降低,侧链-侧链,电荷-电荷以及电荷-非电荷所含氢键数增加,主链-主链氢键数对热稳定性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氢键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的,不能单纯从氢键的数量上来推定其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贡献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