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7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量二甲基酮肟的分光光度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除氧剂二甲基酮肟(简称DMKO)是一种毒性小的还原剂,目前正在逐渐取代毒性大的联氨。在国内大容量机组(125MW和300MW机组)上试用后,效果甚好,值得推广应用。根据DMKO的除氧效果,加入量基本控制在100μg/L以下。因此欲检测其残余量,就必须寻觅一种便于现场控制的快速而准确的分析方法。根据国外资料介绍,酮肟基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利用含有大分子基团的酮肟  相似文献   
2.
二甲基酮肟的容量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甲基酮肟(简称DMKO)是一种毒性小的新型给水除氧剂,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热力设备停用保护和化学清洗中的钝化剂等。笔者所撰的“微量二甲基酮肟的分光光度分析法”一文已经介绍了DMKO的ppb级分析法,本文所介绍的是ppm级容量分析法。二甲基酮肟的性质以及它在稀酸中易于  相似文献   
3.
科学、客观地评价煤炭质量,是以燃煤质量检验工作获得的化验分析结果为依据,因此,加强燃煤电厂燃煤质量检验技术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是当今燃煤电厂对燃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介绍了提高燃煤质量检验技术管理的实践经验,并针对燃煤质量检验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应强化"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的管理原则,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管控体系的建议,以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4.
在2Cr13不锈钢中加入了0.12%(质量分数,%)的V,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测试了V元素对2Cr13钢抗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并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分析了添加V前后2Cr13钢的弹性蠕变性能。结果表明,V加入2Cr13不锈钢可以细化晶粒,提高2Cr13钢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和弹性蠕变性能。  相似文献   
5.
汽车衡用马氏体不锈钢连接件热处理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汽车衡用2Cr13马氏体不锈钢连接件使用寿命,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和有限元技术分析了连接件的失效特征和应力分布,对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应力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等对比了连接件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因原热处理工艺不当,造成连接件应力腐蚀抗力和强韧性不足;工艺改进后,连接件应力腐蚀敏感指数从原来的51.1%降低到11.4%,综合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可满足连接件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上海闸电燃气轮机发电厂燃用国产重质燃料油替代原设计进口 180号重油。通过对燃料油质分析和油质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及燃油变化对燃料准备、机组燃烧、机组性能、热通道结垢及环境污染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相关影响进行试验分析,表明用目前选择的国产重质燃料油替代进口重油在重油处理、机组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是可行的,试验积累了燃用国产重质燃料油的运行经验,对电厂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燃机可靠运行率等方面均有技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木煤调质后的灰熔点及燃烧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木煤是上海地区主要动力用煤煤种,但其灰熔点较低,燃烧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焦。为此,以神木煤为主体,选择了大同煤作为主要的混配煤种,并按不同的混配比进行调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用大同煤对神木煤调质,能有效改善结焦性能。当混配比为85∶15~80∶20的范围时,能提高灰熔点90℃;2)选用灰熔点高(TF>1500℃)的大同煤,调质效果最佳;3)通过热分析试验证明,调质不影响煤的燃烧性能。上述试验结果说明,电厂采用神木煤为主体,并掺入恰当比例的大同煤作为燃料时,能改善结焦性能并维持炉膛的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8.
对甲醛废热锅炉腐蚀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用表面复合钝化处理的20g碳钢代替1Cr18Ni9Ti不锈钢制造甲醛氧化反应废热锅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设计原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40CrN iMo钢弹性体常温滞后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热处理影响40CrN iMo钢滞后的原因。结果表明,下贝氏体组织弹误差体滞后误差最小;850℃相同淬火温度条件下,回火屈氏体组织弹性体的滞后性小于回火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组织弹性体的;亚温淬火和高温淬火增大弹性体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能短脉冲激光冲击(LSP)技术获得具有亚微米晶体结构的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层。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分析研究了表面层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单次激光冲击即可实现样品表层晶粒超细化,晶粒大小0.1~0.5μm,接近纳米级;晶格常数增加1.12%,处理区显微硬度显著提高,形变层深0.25mm。分析认为,在激光诱导、应变率达106s-1和高于靶材动态屈服强度的应力加载条件下,试样表面发生了热塑失稳和动态再结晶,致使晶粒超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