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对硝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两种新的1,3,4-噁二唑类化合物——2-(4-氨基苯基)-5-(2-乙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和2-(4-氨基苯基)-5-(2-戊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合成过程中,1,3,4-噁二唑化合物上的硝基采用钯碳催化氢化的方法还原成氨基,使后处理变得容易,产率显著提高,分别达98.4%和96%。通过IR和1HNMR确证了相关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杆塔横担的伸出长度及受力远大于普通杆塔横担,同时横担主材和斜材的受力和计算长度值分别小于塔身主材和斜材,目前国内对特高压横担选材结果不尽一致。以1 000 kV皖电东送输电工程同塔双回路耐张钢管塔为例,对钢管塔横担主材及斜材选用角钢或钢管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研究了横担选材原则,为今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士锋  鞠军  李红  聂鑫  廖春泉  于世钧 《辽宁化工》2007,36(11):745-747,760
以3,5-二硝基苯甲酰氯、4-氨基丁酸和11-氨基十一烷酸为原料,合成了两种超支化聚酰胺AB2型单体——4-(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丁酸和11-(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十一烷酸。改进了含有两个硝基的羧酸类化合物还原成氨基酸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钯炭催化加氢还原,简化了实验操作及后处理,产品收率达91.2%和93.8%。通过FT-IR、1H NMR和13C NMR对相关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4.
李娜  郑晓势  李士锋 《计算机工程》2006,32(19):167-169
在离散小波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新数字水印算法,将伪随机二值序列作为水印嵌入灰度图像中,在检测端需要原始宿主图像。该算法具有以下特点:在水印嵌入时利用了小波变换域系数的均值,可广泛地适用于各种灰度图像;针对每幅图像,都可调节水印的嵌入深度,找到隐形性和鲁棒性的最佳折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实现了水印的隐形性,又对常见的图像处理操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送电线路结构设计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开发了设计平台。其功能为 :线路结构专业与工程地质、水文、线路电气专业的数据共享 ;结构设计专业内部各设计工序之间的数据共享 ;设计成果 (包括计算数据、施工图、说明书、原始地质及水文资料等 )自动归入数据库 ;设计成果的自动利用 ;杆塔及基础施工图设计 ;专业情报信息的发布交流等。  相似文献   
6.
以一典型输电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输电塔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其多遇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分析总结了输电塔在不同的场地指数、结构阻尼比及设防烈度下的地震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场地指数的增大、结构阻尼比的减小、设防烈度的增大,塔身位移和支座反力的地震响应均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钢管塔塔身变坡处大多采用大板对焊式或法兰螺栓连接式2种方案连接塔身上下主管,保证传力清晰合理。对淮南-上海1 000 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SJ276转角塔塔身变坡节点分别采用2种方案的连接方式进行了经济性和可靠性计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只要在设计参数取值合理的情况下,2种方案的塔身变坡节点都是安全可靠的,但是法兰螺栓连接式方案更节省塔材,塔重减轻约2%。  相似文献   
8.
交流特高压半波长输电是一种大容量、远距离的输电方式,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绝缘配合研究是半波输电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基础。首先,根据传输线模型,计算半波输电线路沿线的稳态电压;然后应用爬电比距法研究线路的绝缘配置方法;通过计算50%放电电压值,确定线路的工频电压空气间隙距离;最后,对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推荐相应的空气间隙距离取值。研究结果可为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的视觉特性选取图像压缩预处理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像经过高比例的有损压缩后往往在细节、轮廓方面都有较大失真.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图像进行压缩前,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和压缩方法的不同选取合适的图像处理方法,对将要压缩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压缩时会产生较大失真的视觉敏感部分在压缩前作增强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图像压缩比的提高和图像质量的增强,以解决图像实现高压缩比与图像质量下降过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超支化聚芳酰胺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3,5-二硝基苯甲酰氯和间氨基苯甲酸合成了一种超支化AB2型单体3-(3,5-二氨基苯甲酰氨基)苯甲酸,该单体进行自缩聚反应,合成了新型超支化聚酰胺(a),将其与酰氯反应,制得7种封端超支化聚合物(b ̄h)。所得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进行了表征。聚合物a ̄h的特性黏度为0.063 ̄0.077dL/g,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4 ̄188℃。聚合物b ̄d的Tg随封端剂脂肪链增长而降低,聚合物e ̄h的Tg随封端剂极性增加而升高。封端改性后,聚酰胺的溶解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