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57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理环境的场景回波模拟直接影响到合成孔径雷达(SAR)对抗系统仿真试验的效能评估.通过分析研究场景地表地物的电磁特性,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的地物特征,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类分割算法,提取得到了真实地物电磁特性数据.在构建分布目标模型时,先将实测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分形插值处理,建立几何模型,再利用小面单元模型建立散射模型,小面单元的电磁散射特性数据由与DEM数据对应区域的卫星影像数据提取得出,从而建立真实地理环境的SAR回波模型.通过ChirpScaling成像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得到的场景回波模型与通常所用的忽略地物电磁特性得到的回波模型相比,具有逼真度高的优点,为SAR对抗系统仿真试验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并行仿真程序必须采用针对性的并行优化技术以获得高效的性能加速。而根据程序特性,确定适合的并行粒度是设计并行优化技术的基础。因此,以典型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程序--距离-多普勒(RD)程序为代表,研究了高性能SAR成像程序的并行粒度选择技术,重点针对并行粒度的基本准则和RD算法的并行粒度选择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经过并行粒度优化选择的SAR成像程序能够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HLA作为一种IEEE通过的分布式仿真标准,可用于武器性能评估仿真和人员训练仿真.同时,雷达对抗作为一项重要的电子对抗内容,其仿真试验系统和训练系统的建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针对雷达对抗的技术特点,分析了雷达对抗数学仿真系统中的雷达模型、目标和环境模型,然后以HLA为基础,提出了数学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Vega环境下字符显示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ega作为一种优秀的视景仿真软件,应用广泛,但对于字符的显示方法却没有详细说明.本文是在对该软件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西文的矢量字体、位图字体及基于OpenGL的中西文字符的显示方法,该思想方法也可用于Vega环境下其他仿真特效的实现方法中.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利用雷达主天线变极化特性和辅助天线结合测量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可行性。首先给出了雷达主天线不同变极化方式下的接收信号模型和辅助天线的接收信号模型,其次根据主天线变极化方式的不同,提出了两种估计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其估计的精度。最后,结合暗室测量数据仿真分析了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估计的精度,验证了本估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动态雷达目标仿真中目标姿态角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对动态雷达目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逼真地复现目标的运动特性和回波特性,从而实现动目标仿真,提出了利用野外真实试验中实际测得的目标RCS数据建立动目标仿真模型,实现动态雷达目标仿真的一种新方法.文章首先探讨了采用该方法对动态雷达目标RCS仿真的具体步骤,然后对实现仿真的一项关键技术--运动目标姿态角的求解进行了公式推导,并列举了应用实例,为进行良好的动态雷达目标仿真提出了一个新思路.要实现仿真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如对动态目标RCS起伏规律进行分析,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常见RCS起伏模型对目标动态RCS统计分布进行拟合等.  相似文献   
7.
雷达目标角闪烁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的角闪烁理论计算问题, 结合实例给出了有价值的分析计算结果, 提出了角闪烁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传输线系统电磁脉冲(EMP)响应的精确计算中,通常必须将端接负载的频变效应考虑在内,为此提出了一种端接频变负载传输线系统电磁脉冲响应的数值算法.首先,应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或阻抗分析仪测试或计算得到端接频变负载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然后,应用矢量匹配(VF)法对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进行拟合,得到一系列极点、留数和常数项;最后,结合拟合得到的数据,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建立端接频变负载传输线系统的数值模型,并应用到分段线性递归卷积技术以提高卷积计算效率.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可应用于多种端接频变负载传输线系统电磁脉冲响应计算.  相似文献   
9.
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分析及环境控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研究了基于效应的复杂电磁环境控制实现技术。首先,简要阐述了目前复杂电磁环境特性,重点描述了复杂电磁环境能量效应、信息效应和管控效应。然后,以实现各类电磁环境效应为目的,从背景信号监测及辐射源分析、电磁环境控制预测、电磁环境控制生成、电磁环境监测和电磁环境有效性评价等五大核心环节阐述复杂电磁环境控制实现过程以及关键步骤,以期对复杂电磁环境领域的研究及工程应用起到进一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磁特性数据是电子信息装备内场仿真试验不可或缺的数据资源,为了克服传统电子信息装备仿真试验中的电磁特性数据获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从遥感影像中大批量获取大区域范围的电磁特性数据的新方法.首先依据不同地物的电磁特性规律对某一地域的地物进行了分类,从多尺度分割概念和基于异质性最小的区域合并算法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针对地物分类的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算法,并结合实践对算法进行了应用.由于遥感影像的真实性.保证了电磁特性数据提取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实践证明此研究为大批量获取电磁特性数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