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矿业工程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中通过对内蒙古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的草原区煤炭井工开采过程中,煤炭资源开采引发的草原地表沉陷、裂缝、隆起、皮带运输占用等土地损毁问题,针对不同破坏形式以及土壤特性,提出相适应的土地治理措施以及植被配置方案,为今后内蒙古草原生态脆弱区开展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3.
五采区是大雁二矿的当前采区,地质构造相对较为复杂。就二矿五采区的地质构造条件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为二矿五采区各工作面的开采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华北500kV电力系统投入运行已3年多,经大量事故考验,继电保护动作基本正确,可以满足500kV系统运行的需要,但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保护配置、系统和保护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供同行借鉴。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华北500kV电网保护全部为引进国外设备,主要为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SSW)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设备。 (1)线路保护线路设置2套主保护。第1套为美国GE的SLVP—SLCN方向高频。采用正序距离与  相似文献   
5.
弱胶结煤层覆岩抗采动变形能力差,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在近距离强富水含水层下综放开采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常发生突水溃砂事故。为了实现强富水含水层下综放开采水砂灾害的安全防控,研究了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与监测、煤层采放高度设计与实时调整的突水溃砂灾害防控关键技术。提出基于网络并行电法和井下加密钻探的精细化探查组合方法以查明工作面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经验公式预计、数值模拟计算、钻孔注水法实测以及电-震一体化监测等手段获取动、静态综放开采的覆岩破坏高度特征;通过控制煤层采放高度、优化工作面两巷在煤层中的位置、电-震一体化监测覆岩破坏高度反算煤层采放高度等方法达到及时调控煤层采放高度的目的。以应用工作面为例,采用并行电法、钻探验证,覆岩破坏高度实测以及煤层采放高度的精准控制等方法,基于地质条件探查与分析,动态控制了煤层覆岩的采动破坏范围,实现了工作面在近距离强富水含水层下的综放安全开采。研究表明,物探、钻探探测可有效获取水文地质信息以及综放开采覆岩破坏的关键参数,将采动裂隙场与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控制煤层采放高度,对不同含水层采取疏或保的不同对策,实现了强含水层下综放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可溶性岩层的发育和岩溶陷落柱的成因,以及陷落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并结合煤矿井下生产作业活动,对各种情况下通过陷落柱的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1990年2月10~17日,华北电网经受了一场历史上少见的大雾的侵袭,2天之内复盖全网,持续时间长达8天是从未经历过的。其空气相对湿度达98%以上,能见度只有2 m,大雾迷漫,雪雨交加,致使大量的输电设备绝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合并层巷道支护技术难题,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巷道支护设计方法及巷道支护方案,选择数值模拟方法对多个组合方案比分析后确定了合并层巷道锚杆锚索支护参数,应用于现场后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煤炭高强度开采中含水层保护是绿色安全开采的难点,采动局域渗流响应规律则是含水层保护方法与技术的认知基础。研究采用多场源耦合分析思路和有限的矿区水文观测数据,通过剖析开采行为与渗流场响应耦合关系,构建采动局域地下水系统和分析采动渗流场时-空演化规律及采动-渗流耦合累积效应,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形成适于矿区地下水保护的采动渗流场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分析提出基于“开采激励-覆岩应变-渗流场响应”耦合和开采动能量与渗流场势能量传递关系的采-渗耦合机制,构建了描述采动局域渗流场状态的采动渗流系统(MSS)和采动渗流场的导通区、扰动区和辐射区划分架构;(2)构建集导通区“柱状渗流模型”和扰动-辐射区“井-渗”态模型为一体的采动渗流场分析简化模型,提出采-渗耦合系数、采动渗流量、视导水系数、源-位距等采动渗流场描述参数,含水层损伤、安全开采风险等含水层保护分析参数;(3)揭示采-渗耦合系数是影响局域采动渗流响应特征的关键因子,发现硬岩类较软岩类覆岩耦合强度和影响范围大,低导水性较高导水性含水层的采动渗流场响应区域窄、频度高和累积影响距离近,采动渗流量和介质导水性等响应显现周期性、振幅波动性和涌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