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激光处理非光滑凹坑表面耐磨试验的均匀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试验优化技术中的均匀设计方法,实施了影响凹坑非光滑表面耐磨性的多因素复杂试验。通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icence)处理试验数据,得出了激光处理仿生非光滑凹坑表面耐磨的多因素回归方程,发现速度、负荷、时间的凹坑圆周方向的距离对耐磨性有显著影响,凹坑轴向之间的距离对耐磨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CYTZ-100型压缩大然气汽车是一种两用燃料汽车,主要使用于家用轿车和出租车、就其天然气装置常见的一些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动车辆用ISG(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电机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测试台架实现了基于同一平台的包括电动机驱动和发电特性的测试要求。利用该台架并基于温升理论,分别对混合动力轿车ISG电动机系统进行冷态堵转转矩56N·m。堵转电流18.8A的堵转温升试验,电动机转速1000r/min、转矩72N·m的恒转矩温升试验和电机转速4000r/min、转矩33N·m的恒功率温升试验,得出混合动力轿车ISG电动机系统在给定条件下工作,其温升分别为37K、69.04K和58.25K.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具有换挡速度快、传动效率高和质量小等优点,搭载DCT的电动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可显著提高。在DCT中,电液控制系统总成的设计尤为关键。以纯电动汽车的两挡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简称为2DCT)为研究对象,对其电液控制系统总成进行设计。首先,基于2DCT中干式双离合器的结构和性能参数,对2DCT电液控制系统的关键元件进行选型和计算。然后,基于2DCT电液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了一体式液压阀体,并通过静力学分析来验证其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对2DCT电液控制系统的一体式液压阀体的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以减小液压阀体的质量,从而实现轻量化。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液控制系统总成的工作特性和结构强度均满足要求,可充分提高电动汽车的平顺性和响应速度。研究结果可为电动汽车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总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仿生非光滑凹坑表面模型建立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仿生学研究发现非光滑表面对耐磨性有影响,并且不同的非光滑表面对耐磨性的影响不同。为了研究非光滑形态的磨损过程,基于ANSYS建立仿生非光滑凹坑表面和光滑表面的三维模型,分别对仿生非光滑凹坑表面和光滑表面滑动磨损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非光滑表面应力集中的区域远比光滑表面的小,说明非光滑表面具有较好耐磨性。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建立的模型正确。  相似文献   
6.
仿生非光滑表面磨损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具有不同仿生非光滑表面特征试件的磨损机理,通过加工几种具有非光滑表面形态特征的圆形45#钢试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耐磨性试验方案,在国产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时间、负荷、速度、形态和分布对耐磨性均有影响,并且耐磨性按照凹坑、凸包、波纹、鳞片形态递减;通过分析磨损后非光滑形态表面的形貌及磨屑的图像,得出非光滑表面形态的磨损机理是磨料磨损,并且其磨损机制是微观切削.  相似文献   
7.
这里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在滚刀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编程使用的滚刀齿根宽度计算的几何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使齿根强度校核时的齿根宽度计算精确并且编程简单。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动汽车牵引电机性能测试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系统性能测试的需要,本文基于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工作特点,建立了牵引电机系统的实物实验台架,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实验测试系统,建立了基于PX I总线的硬件结构,以及基于项目管理和层次结构的测试软件,实现了多路并行、高速数据采集的电机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充分发挥了虚拟仪器技术灵活性、兼容性强和可重用度高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测试过程的客观性和自动化程度,具有较好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曲轴颈仿生非光滑凹坑表面耐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激光方法加工了曲轴颈仿生非光滑凹坑表面,采用均匀试验研究了速度、负荷、时间和凹坑圆周方向的距离等因素对曲轴耐磨性的影响,得出影响激光处理仿生非光滑曲轴颈凹坑表面耐磨性的多因素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速度、负荷、时间和凹坑圆周方向的距离对仿生非光滑曲轴颈表面耐磨性有显著影响,而凹坑轴向之间的距离对耐磨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非光滑表面对耐磨性有影响,并且不同的非光滑表面对耐磨性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了研究非光滑形态凹坑的耐磨性规律,分别进行了非光滑凹坑表面磨损试验D-最优设计和2种均匀试验方案设计的研究。考虑到各种实际条件,综合比较最后选择以将温度为条件因素,大小、距离、分布、速度、负荷、时间为试验因素的均匀设计方案来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