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最大化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解决共享储能在电力系统扩展规划方面需兼顾多方利益的经济性难题,计及逐渐增加的新能源装机容量与负荷需求,提出考虑退役动力电池衰减特性的发电侧共享储能长期规划模型。首先,设计基于退役动力电池的发电侧共享储能运营模式以打破能量共享壁垒,使其既能服务于自身新能源场站又可实现多个新能源场站间的能量互济、必要时还能参与电网的动态调频。其次,考虑退役动力电池衰减特性构建多个新能源场站自配并共享储能的长期规划模型,模型基于合作博弈以应对多方利益诉求冲突给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的经济性挑战。最后以算例仿真验证所提发电侧共享储能运营模式及长期规划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光伏系统出力预测在精度方面还远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调度的要求,已成为阻碍光伏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考虑到光伏系统的高度非线性特性,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表征其输出功率与外界条件之间的映射关系。首先以传统反传播神经网络作为建模基础,建立光伏系统出力初步预测模型,再基于由光伏系统历史出力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的波动量统计规律对初步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建立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光伏系统出力预测模型。进一步进行算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光伏系统出力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应现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双馈风力发电场经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VSC-HVDC )把风电大规模外送。针对电网交流侧输出端出现故障以及VSC-HVDC输出功率能力下降将导致直流侧功率过剩,直流侧电压上升等问题,提出一种能够维持传输功率平衡,并能够实现风电场低电压穿越( LVRT )的应用方法。该方法在直流侧加装卸荷装置,消耗VSC-HVDC两端不平衡引起的“功率差”能量,使风机组不脱网稳定运行。结合新疆某风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电网对大规模风电消纳难的问题,提出在风电开发之初,从规划层面考虑利用储能电站优化区域电力系统的电源结构,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文章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市场竞争力后,以风电消纳能力最大和国民经济投入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包含火电、储能电站、大规模风电的电源规划模型,并采用允许风电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一策略来减少储能电站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后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针对某区域电力系统电源规划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文章所建的模型既提高了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又兼顾了其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综合能源园区具有多种形式的能源供给和需求,园区间的多元化能源共享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以及供能和用能的低碳运行。因此,针对不同利益主体园区在能源共享模式下联合运行的低碳调度需求,建立了基于合作博弈的多园区低碳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在综合能源园区内引入碳捕集-电转气设备,构建多园区电能-天然气能源共享的低碳能源系统框架和模型。其次,考虑各园区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合作博弈为理论工具建立电能-天然气能源共享模式下的多主体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再次,考虑参与者的个体性差异,基于共享联盟内各园区参与能源共享的贡献度,采用改进纳什谈判的方法对多园区联合运行的收益进行二次分配,以保证能量共享的实现。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摩擦提升系统中,欧拉公式确定了摩擦轮两侧静张力比的安全边界。将欧拉公式运用到双容器摩擦提升系统中,分析在各种工况下提升系统的特点,得到了系统在典型工况下的防滑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7.
储能系统改善大规模风电场出力波动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利用储能提高风电对其并网系统的友好性,给出了一种基于储能平抑风电出力波动的策略。对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某区域电网负荷与风电出力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负荷和风电出力的时域分布规律,提出了利用储能系统协调风电场有功出力与其并网系统负荷功率波动的策略,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电力系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 FACTORY13.1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储能改善后的风电有功出力,能够追踪负荷曲线的变化规律,并网风储合成出力对电力系统可以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储能以较低的成本提高了风电对其并网系统的友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