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舞动区的划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全球大气候的变化,中国极端风雪天气愈加频繁,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舞动时常发生,往往会引起线路跳闸,电弧烧伤,金具、绝缘子损坏,导线断股、断线,倒塔等严重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舞动区的研究与划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1 000 kV线路进行了全线的实地调研,并且搜集了大量线路经过地区的气象资料,在分析了舞动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对该线路进行了舞动区的划分,希望对运行单位更高效的开展运行维护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获取全雷电流波形,需在特高压输电杆塔等构筑物上直接安装Rogowski线圈对雷电流进行监测,但测量结果会因构筑物的存在而受到影响。为此,研究了大尺寸Rogowski线圈在载流体偏位情况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讨论分析了2种不同尺寸线圈的频谱特性及其参数对频域的影响,并分别在载流体偏心和倾斜这2种情况下对Rogowski线圈测量结果所受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载流体偏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大,在0~30cm偏心距离(线圈内径为30cm)范围内线圈的测量相对误差均<4%;而载流体倾斜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在5kA冲击电流下,载流体倾角从0°变为60°时线圈的测量相对误差从1.17%增加到7.4%,在10kA冲击电流作用下,测量相对误差更大,从1.5%增加到17.9%。建议Rogowski线圈尽量垂直于载流体安装,同时载流体偏心距离小于线圈半径的30%时,偏心对线圈测量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可忽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雷电流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噪声干扰,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系统的雷电流波形处理方法.利用所提方法对噪声频率在0.001~10 MHz间变化的雷电流波形进行仿真测试,消噪后雷电流波形的峰值误差小于0.06%,说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强的抑噪能力.分别用曲线拟合法、小波分析法和所提方法对设备实测波形消噪,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非线性快速逼近性能,得到的波形匹配度高,参数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4.
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管理平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主要在线监测设备厂家采用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不统一的问题,开发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覆冰监测、气象和导线风偏监测、杆塔倾斜监测、导线微风振动监测、导线舞动监测和绝缘子污秽监测等在线监测技术,实现了数据集中采集、处理和综合应用分析.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3层体系结构,实现了在线监测数据统一接收、展示、状态预测、预警和统计分析,并应用在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上.  相似文献   
5.
在500 kV输电线路检修工具的基础上,结合1 000 kV特高压线路结构特点,研发了成套系列的特高压线路检修更换绝缘子专用卡具。专用绝缘子卡具能够满足特高压线路快速、高效的检修要求,并已经应用于我国首条1 000 kV线路的检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区的研究与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是中国第一个特高压工程。为了加强该工程线路状态的运行管理,提高运行单位制定针对性的覆冰巡视、线路检修专项措施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对该工程线路进行覆冰区划分的研究。为此,笔者调查分析了该工程河南段输电线路覆冰的特征,通过对该工程河南段输电线路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并分析了省气象局提供的沿线历年气象资料,采集了沿线地形地貌图片,最后依据沿线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确定了线路覆冰区的划分。实际应用表明,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区的划分为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导线覆冰机理、冰情预测及防冰除冰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具有电压等级高、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对其线路实施实时在线监控是保障特高压线路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的必要措施。文章分析了现有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包括覆冰监测、导线风偏监测、杆塔倾斜监测、导线微风振动监测、导线舞动监测等。提出了在线监测技术在特高压线路中应用的基本要求和范围,并对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提出了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近期我国电力市场需求,开发了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软件系统.该系统分为原始数据维护、负荷预测和预测结果处理3个相互独立模块.在数据库设计中,采取定期转储的办法控制数据量.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库,各模型可单独预测,也可选择几种模型进行综合预测.河南省某县级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取得满意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国内主要在线监测设备厂家采用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不统一的问题,开发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覆冰监测、气象和导线风偏监测、杆塔倾斜监测、导线微风振动监测、导线舞动监测和绝缘子污秽监测等在线监测技术,实现了数据集中采集、处理和综合应用分析。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3层体系结构,实现了在线监测数据统一接收、展示、状态预测、预警和统计分析,并应用在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