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根据煤催化气化原理及熔融盐特性,设计了一套小型熔融盐催化煤气化实验装置。针对无烟煤燃烧特性差的特点,在实验中研究了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量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凝汽器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P网络的训练收敛速度慢,网络初值对学习性能影响比较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介绍了RBF的网络结构和训练方法,并应用于凝汽器故障诊断中。通过对现有凝汽器运行中常见的典型故障及征兆集的分析,建立了完备的学习样本。通过实例证明,RBF网络训练速度快,分类性能良好,在故障诊断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的排放机理及影响分级燃烧NOx生成的主要因素。对某电厂应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及NOx排放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内蒙古乌拉山电厂WGZ410/100—12型锅炉的分级燃烧改造方案及其降低NOx排放效果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分级燃烧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电解质碳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碳燃料电池(DCFC)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燃料电池技术,效率可达80%。组装了DCFC单体电池,工作温度为500~700℃,采用熔融氢氧化物和混合熔融碳酸盐作电解质,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对不同的工作温度、电解质、氧气流量下DCFC的输出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电池输出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同温度下,熔融氢氧化物比熔融碳酸盐的导电性好,电池性能更好,采用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氧气流量为70mL/min,温度650℃时,电池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分别可达118 mA/cm2和0.054 W/cm2,开路电压达到0.76 V。  相似文献   
5.
石灰石循环吸收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减排烟气中CO2技术。但这种方法循环效率降低较快,吸收剂利用率也较低。为了对这一过程有很好的认识,改善吸收剂的利用率,针对颗粒典型气固反应模型的缺点,将逾渗理论应用于CaO与CO2反应模型中,对CaO颗粒吸收烟气中CO2的过程进行描述。实验数据与模型数据相结合,表明新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吸收过程进行描述,并得出:烟气中CO2体积分数对CaO转化率的影响主要是在反应初期的化学反应阶段;小粒径CaO颗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CaO的钙转化率。这为实际过程提高循环吸收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直接碳燃料电池_DCFC_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接碳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燃料电池技术,其原理是碳和氧气勿需气化和重整而直接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效率可达80%,燃料利用率约达100%。自行组装了DCFC单体电池,工作温度为500~700℃;该电池采用熔融氢氧化物作电解质,并掺入一定量的催化剂;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加湿氧气作氧化剂。对不同的电解质、不同的氧气流量下DCFC的输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KOH比NaOH的导电性好,电池运行更稳定,更有利于电池的输出;氧气流量为70mL/min时,该电池的输出性能最佳,最大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分别为105mA/cm2和0.041W/cm2,开路电压达到0.74V。电流密度为45mA/cm2时,输出电压0.65V,可连续稳定运行20h。提出了热解-直接碳燃料电池联合系统,并以C10H22为例,分析了联合系统发电效率高达76.5%,表明该系统在未来集中式电厂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直接碳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碳燃料电池(DCFC)勿需碳和氧气气化、重整,而直接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效率可达80%,燃料的理论利用率可达100%,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燃料电池.文章所介绍的组装DCFC单体电池,以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加湿氧气作氧化剂,采用熔融氢氧化物作电解质,并掺入一定量的催化剂,该电池工作温度为500~700℃.对不同工作温度、不同电解质和不同氧气流量下DCFC的输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电池输出性能有很大提高;KOH比NaOH的导电性好,电池运行更稳定,更有利于电池的输出;氧气流量为70mL/min,温度为650℃时,该电池的输出性能最佳,最大电流密度、功率密度分别为118mA/cm2和0.054 W/cm2,开路电压达到0.76 V.  相似文献   
8.
在管式加热炉中对玉米秸秆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aO后,气体中CO、H2、CH4含量均有增加,尤其是H含量增加最为明显,产气热值相对于纯玉米秸秆热解提高了17·9%。  相似文献   
9.
600 MW空冷供热机组主蒸汽压力寻优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晋权  李俊  吕宏凯 《电力技术》2014,(4):48-51,69
通过对600 MW空冷供热机组不同供热抽汽量、排汽压力的试验,研究了供热抽汽量及排汽压力变化对机组主蒸汽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定量计算了不同试验工况下汽轮机热耗率的变化.提出了空冷机组全年高效定滑压运行模型,修正了机组原有的滑压运行控制逻辑.运行结果表明:按修正后定滑压运行曲线运行在450 MW、供热抽汽量300 t/h时,可降低供电煤耗1.1 g/(kW·h).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直接空冷传统抽汽供热热电联产机组及热网供回水温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抽汽-乏汽联合供热系统,并经全面性能耗计算分析了抽汽-乏汽供热与传统抽汽供热的经济性。通过技术改造后数据得出,抽汽-乏汽供热系统较抽汽供热方式节约发电煤耗约26 g/kWh、发电机功率可增加20.36 MW、可增加供热面积约70万m2,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