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发展大倾角综采技术,解决大倾角综采生产工艺和安全管理现场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大倾角综合机械化采煤生产工艺及安全管理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将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构成了以甲烷为燃料气的直接内重整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D IR-M C FC)。考察了影响电池性能的条件,发现反应气压力增加会提高电池性能,反应气压力由0.1M Pa升至0.6 M Pa,在150 m A/cm 2下,电池电压约提高200 m V;增加甲烷流量利于提高电池性能,但需要合理选择甲烷的利用率;常压下,进气水碳比为1时同等电流下电池初始电压较进气水碳比为2时高30~50 m V,而在0.6 M Pa下这两种进气水碳比对电池初性能影响不大;0.6 M Pa、水碳比为1时,催化剂容易积碳,从而降低电池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电池在较高压力下运行时应适当提高进气水碳比。  相似文献   
3.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中,巷道受采动影响较大,这决定了其巷道支护方法与其他巷道有所不同.锚杆支护技术是目前在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使用的主要支护技术之一.本研究以西曲矿28406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工程类比法对该工作面回采巷道进行初步设计;采用悬吊理论对锚杆支护参数进行选择和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验证得出支护方案;介绍了锚杆支护施工生产及组织管理;并对支护效果进行了分析,表明选取的支护参数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对西曲矿巷道支护及类似工程条件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绿色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世界性问题的有效途径。文中介绍了绿色经济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详细分析了绿色经济对电力工业发展、电力供应侧结构、电力需求水平和分布、电网规划和发展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布局新能源比重、优化构建同步互联电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的工作非常关键,其可以将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为此便要在该基础上对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协调、融合,并将内部的土地使用率大幅提升,改善交通运输的质量,优化人民的生活环境.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将其融合在一起后,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工作掌握更多的细节内容,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建筑设计与城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粉料合成、浆料制备以及隔膜改性的分析,总结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隔膜制备的研究情况。评述了盐膜的研究进展,指出盐膜在应用于MCFC时,要对电池的制紧力进行跟踪与补偿。  相似文献   
7.
直接内重整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单介绍了直接内重整一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DIR-MCFC)的优点、系统及瓶颈问题,并指出在电池长时间运行时重整催化剂的碱污染和积碳失活是DIR-MCFC的核心技术问题;重点叙述了.IR-MCFC在抗碱中毒、抗积碳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温燃料电池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催化剂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水蒸汽直接内重整高温燃料电池(DIR-HTFC)能够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双重耦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甲烷水蒸汽重整催化剂易积炭失活,严重限制了DIR-HTFC的应用。本文详述了甲烷水蒸汽重整催化剂在提高活性与抗积炭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HTFC,从操作条件出发,分析了温度、水碳比、压力与空速对催化剂活性与抗积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风电渗透率提高,电力系统将面临一次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为降低风电大规模并网对系统频率安全的影响,风电机组通过主动控制方式参与系统一次调频,随着风电渗透率的逐步提高,频率响应模式和调频参数的设置将更加复杂。研究基于风电机组的综合惯性控制,结合传统电力系统刚性集结模型,得出考虑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并推导系统频率安全指标评价公式,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从而在满足风电机组高渗透率系统频率稳定的前提下,确定不同风电渗透率下的风电机组调频参数最小临界值,为实际工程中的参数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