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脉冲MAG自动焊在膜式壁焊接上的应用。提供了保证焊接质量的焊接工艺参数范围、调节方法及其对焊接工艺过程及焊缝质量的影响,根据测定的实际生产中焊缝纵、横向收缩量,确定合理的拼排工艺。提出了各单元片始末端搭配组焊、管间距应计入焊缝横向收缩量、管子下料尺寸应考虑工艺加长等工艺措施。并通过合理调整扁钢对中调整装置,调节压辊、校正辊以及侧压辊的压力,注意相邻电弧之间热输入量的均匀性及焊接位置的对称性,能有效控制管屏面弯、旁弯值,减少焊后矫平量。实践证明该方法所制造的膜式壁能很好地满足焊接质量要求,完全符合JB/T5255—91的各项规定。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工控软件作为仿真平台,将面向对象技术贯穿于整个仿真系统的开发过程,开发DCS仿真操作站的思路及其实现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工控软件的强大组态优势和ACTIVE、DDE等先进接口技术,以及MAILSLOT基于内存的通讯方式,使得利用一种通用平台开发了不同的DCS仿真系统,成功实现了一机多模。不仅造价低廉,而且加快了DCS仿真系统的开发速度。  相似文献   
3.
在制作高压锅筒BHW35钢试件时曾出现厚板焊接接头后焊面抗拉强度偏低的现象,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及层间温度,实现了BHW35厚板试件多层多道焊缝的各层力学性能均匀,且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就高压锅筒与中低压锅筒制造工艺的差别,所遵循制造标准、规范要求的不同。以及制造控制项目的主要区别进行了论述,可供在中低压产品基础上开发制造高压产品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香云 《焊管》2010,33(4):13-17
针对12Cr1MoVG钢高压集箱焊接接头出现的热裂纹,随机抽查6个不同厂家批次的相同牌号的焊条,通过对外观质量、熔敷金属化学成分、性能评价及产品模拟试件的比较,分析了熔敷金属的Mn/Si比值、Mn/S比值及屈强比。优选了对母材适应性较强的焊接材料进行施焊,并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焊缝金相组织索氏体含量增高,块状铁素体含量减少,强度及韧性增加,抗裂纹生成及扩展能力增强,有效解决了焊接热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E7015-D2焊条焊制的BHW35钢厚壁对接焊接接头分别采取不同冷却速度的焊后热处理制度,进行了弯曲、拉伸、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扫描电镜断口分析对比,指出采用正火+回火空冷+消应力退火热处理能使焊接接头组织及强韧性满足使用要求,而缓冷工艺使母材性能不能很好恢复,接头横向拉伸强度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冲击韧性低于空冷工艺,抗裂纹扩展能力下降。断口特征佐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12Cr1MoVG/12Cr2MoWVTiB异种钢焊接接头焊态及不同热处理温度下(720~770℃)的接头组织、硬度及拉伸、冷弯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焊缝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少量颗粒状贝氏体逐步转变为粒状贝氏体+索氏体组织,两侧焊缝硬度差异缩小,组织均匀化程度提高,晶粒有长大倾向.接头强度呈下降趋势,740℃强度下降趋缓,这是由于焊接残余应力得到大幅度释放,同时沉淀相的弥散强化作用增强所致.试验表明,730~770℃保持1 h焊后热处理制度均可满足使用性能要求,以740~760℃保持1 h热处理制度为佳.  相似文献   
8.
环境灾害、能源匮乏和不断涌现的生活新需求(如可弯曲便携式电子设备、混合动力汽车等),需要不断探索新材料以提升超级电容器的性能。活性炭以其可控的多孔结构、化学稳定性、高导电性而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主导材料。此背景下,从生物质中生产低成本的活性炭至关重要,生物质碳具备来源丰富、绿色再生、独特生物结构与较高离子迁移率等特性,还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目前各国科研人员的探究热点。本文从生物质碳资源方面着手,阐述了生物质的各种来源、生物炭合成方法,综述了生物质及其衍生生物炭在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传统塑料不可降解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用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不可降解塑料成为首选。在众多可降解材料中,PBAT因其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而成为最有希望替代聚乙烯的材料。但PBAT成本高、降解速度相对较慢,制约了其的广泛应用。本文综述PBAT与无机材料(如蒙脱石、CaCO3和有机纳米黏土)、有机材料(如淀粉、纤维素和改性木质素)和聚合物材料(如聚羟基丁酸酯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和聚乳酸)的混合,以期解决PBAT成本高、降解速度慢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香云  王秀明 《电力学报》2005,20(4):375-377
论述了以面向对象的仿真技术为基础,以变电站就地实体设备为对象,建立和组织仿真模型,并结合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多种新型技术实现的变电站就地巡视多媒体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变电运行人员现场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培训,并可实行由教练员对运行人员的技术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