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对OpenPlant与PlantSpace系列软件在水电工程三维设计应用中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两款软件均能满足水电工程工厂三维系统设计需要。从软件功能上看,OpenPlant在建模、抽图和材料统计方面更有优势,而PlantSpace在修改模型上更为便捷。从软件数据库上看,OpenPlant实现了数据存储、移交和维护过程的标准化,为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基础,比PlantSpace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延续性。建议水电工程工厂三维系统设计逐渐由PlantSpace平台转向OpenPlant平台。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峰谷电价的差异,本文讨论了利用帖尔帖效应的加热器,结合三元无机盐相变材料蓄热的供热新方案,认为这一供热方案不仅优于燃油、燃气方案,而且在经济上与燃煤方案相比也具有很大的竞争力,并且为解决夜间富余电力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4.
研究3+9+15×0.225HT钢丝帘线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3+9+15×0.225HT钢丝帘线替代3+9+1 5×0.22+0.1 5钢丝帘线用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轮胎耐疲劳性能、胎体强度和胎圈耐久性能提高,承载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6.
7.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贝类等生物中的海洋生物毒素, 可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中毒, 对食品安全和海产养殖具有严重危害。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灵敏的OA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基于抗原抗体的结合,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 是当前检测贝类毒素OA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对贝类毒素OA的免疫分析检测技术, 其中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免疫层析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和基于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技术等。本文着重阐述了不同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OA检测的实际应用, 同时探讨了免疫分析技术在贝类毒素OA检测方面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以期为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OA免疫检测技术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光伏电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策略并未考虑其调频能力的差异,不能充分挖掘光伏发电对电网频率的支撑能力.为提高光伏电站的控制精度和调节效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天气特性和运行状态的光伏一次调频改进策略.基于时序数据动态天气划分的方法预测光伏电站最大出力,结合运行状态,将功率调节裕量和调节速率作为光伏调频能力的评估指标;为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基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再生性能测试台架,研究了入口过渡段长度、再生温度和再生时间对其再生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索了DPF再生时出口颗粒物数量浓度排放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过渡段长度的增加,再生效率和效能比先保持不变,后逐渐降低,继而又趋于稳定,DPF内部最高温度与最大温度梯度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再生温度的增加会使再生效率和效能比先缓慢增加而后迅速增加,但DPF内部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呈线性增加的趋势.碳黑沉积较为均匀时,再生时间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再生效率,提高再生温度将会出现再生时间拐点,且随着再生温度的增加,再生时间拐点提前,拐点之后继续增加再生时间,再生效率增加量较小.DPF出口颗粒物总数量浓度和粒径分布与其内部沉积的碳黑分布特性具有较大关系,无过渡段时,DPF出口颗粒物总数量浓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加装50 cm过渡段时,DPF出口颗粒物总数量浓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DPF主动再生过程颗粒排放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柴油发动机台架,采用后喷助燃的再生方式研究了主动再生过程中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出口的颗粒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主动再生期间,DPF出口颗粒浓度可增加2~3个数量级;在升温过程和再生过程,出口颗粒物数量浓度和粒径分布会因为碳载量和再生温度的共同作用而表现出差异;升温过程中,10 nm左右核模态颗粒物的排放主要由来流中颗粒物的穿透引起;再生过程中,10 nm左右核模态颗粒物的排放主要由碳烟颗粒层氧化反应生成的二次颗粒逃逸引起;整个再生期间,100 nm左右的积聚态颗粒物的排放主要由DPF载体内碳烟颗粒的逃逸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