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传统的多输入变换器(MIC)具有电路结构复杂、电压增益低或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输入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由2个完全一致的基本Boost变换器子拓扑构成,每个基本Boost变换器的功率开关管分别并联一个功率二极管,在单输入状态时一个始终导通.另一个始终关断;在双输入状态时,2个功率二极管全部关断.分析了2种输入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及各个阶段的工作模态,结果表明该变换器适合工作在双输入状态,且在此状态时可以实现2种不同性质的电源输入,具有电压增益高、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等优点.研制了一台输出功率为240 W的双输入Boost变换器原理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汽车前照灯的运用环境与发光二极管负载的特点,设计了白光高亮LED灯的驱动电源。通过对连续模式下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拓扑的分析,选择CCM模式下的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拓扑作为驱动电源的功率级电路。对传统峰值电流模式中采样环节进行改进,使其更适合恒流控制,降低采样损耗,并实现小范围模拟调光。讨论了功率级电路的设计思路,给出了补偿环节的参数。该驱动电源成本低、体积小、效率高、适用的温度范围广,能很好地适应电动汽车的运行环境。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