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7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海外工程实践,介绍了预制方桩静压法施工工艺。针对海滩与低山丘陵过渡地带的复杂地质条件,分析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引孔技术辅助沉桩的效果,并介绍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结合静载试验和高应变动力测试结果初步探讨压桩终压力与单桩抗压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施工,灵活设计桩段长度,合理安排压桩顺序,有效控制了截桩量,大大节约造价和工期。复杂地质条件下,终压力与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中村改造是实施城乡发展战略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针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安置、特色营造等难点问题,结合陈庄镇总体规划城中村改造思路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结合江苏地区电力工程的勘察经验以及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对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与计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的确定、粘性土互层与夹层的考虑、以及6度区对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的规定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旨在为砂性土的液化计算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软土某些指标测定是否准确与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工程经济、工程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软土关键指标测试进行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多种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对长江下游漫滩软土某些关键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k0预固结处理后,软土试验强度恢复明显,测试结果比较接近天然强度,但不能完全恢复;k0预固结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的灵敏度数值更接近实际;利用CPTU测定OCR比较可靠;软土结构特征及固结程度在深度上存在一定规律的变化,分析评价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专业的信息化处理是实现岩土专业从粗放型勘察到精细化勘察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电力行业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实际出发,在理顺岩土专业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岩土工程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从勘察策划、外业数据采集、室内岩土试验、内业资料整理到勘察资料的归档,全过程依托AutoCAD、数据库、GPS设备、GIS系统,实现岩土...  相似文献   
6.
电力工程项目很多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在这些地区,探明溶洞的方位和埋深及充填物是工程勘察的重点。为了查明塔基下方岩溶发育情况,基岩面埋深等工程地质问题,经综合试验比选,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地质雷达能有效查明地下隐伏岩溶,为合理选择塔位、设计基础深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了目前城市电缆隧道岩土勘察的现状,并从地下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的角度,分析了电缆隧道在结构赋存形态、作用机理等方面的岩土工程特性,探讨了电缆隧道勘察中的几个难点,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今后电缆隧道的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镇产业转型的疑惑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一个区域产业发展路径中的共性问题。笔者通过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的实践经验引出对垦利区的思考。通过对垦利区产业的发展规律、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进行判断,可看出垦利区的产业发展状态相对稳定,经济转型窗口期并未到来。通过对垦利区的产业问题逐一分析,本文提出了在产业结构、空间引导方面的发展建议,同时对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策略,如退二进三、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等理念是否适用于垦利的产业现状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门限自回归计算模型的修正体积压缩法,对连云港地区典型软土勘察中取/制样过程进行扰动度评价。研究表明:采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可自动捕捉屈服点,评价指标的标准差均小于1%,数值拟合结果较好;薄壁原状土样平均扰动程度为22.0%,说明连云港地区软土结构性强,土样易受扰动。此外,分析了扰动度和屈服应力及十字板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取/制样扰动的恢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批复给山东的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业型小城镇来说,如何在黄蓝两大战略规划的引领下依托产业的发展以适应新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陈庄镇产业发展为例,从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依托第二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